他紧扣福音场景,开门见山,询问在场群众:我是谁呢?在吾主面前,我是谁?在荣进耶路撒冷的耶稣面前,我是何人?我有能力表达喜乐,赞美祂吗?或者划清界限?在受苦的耶稣面前,我是谁呢?
教宗在讲解当天的福音时,反思了耶稣生命中的三个时刻。首先是祈祷的时刻。耶稣整夜祈求天父。耶稣为我们祈祷。手握权柄前来拯救我们的耶稣在祈求天主,这似乎有些奇怪,但祂经常这样做。耶稣是伟大的护慰者。
耶稣在当天的福音中谈到引人跌倒的事,向门徒讲解自己的看法时,未采用任何比较委婉的方式,而更倾向于用一幅刺耳的图像作出解释。
这350位教会运动和新团体的成员于11月20至22日在罗马参加第3届世界大会,讨论福音的喜乐:传教的喜乐。
当天的福音谈到建在磐石上或沙土上的房屋。教宗从福音出发,勉励我们不要做表面的基督徒,粉饰的基督徒,因为只要下点雨,他们脸上的妆便会花掉。
枢机还强调,「这次教宗牧灵访问的主题《慈悲与怜悯》,这个主题必须符合耶稣在福音中展现的慈悲与怜悯」。塔格莱枢机说:「光是瞻仰教宗、接近他,甚至触摸他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聆听他。
事缘,济南教区张宪旺主教于2月1日的弥撒讲道中,论述当日《福音》记载耶稣有权威时,以耶稣在圣殿驱赶商人这一圣经章节为例来旁证衪的权威,与教友共同反思在教堂婚礼祝福收费的做法有违耶稣教导。
在当今时代,教会奉献生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困难:奉献圣召短缺,奉献生活俗化,奉献精神低迷,奉献神恩模糊不清,奉献生活者的使命、见证匮乏,严重影响教会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及基督福音的广扬。
教宗然後谈到当天的福音。福音叙述耶稣与尼苛德摩之间有些玄奥的对话,他们谈到重生,谈到如何获得与第一次不同的新生命。
当天的福音透过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圣殿殿院里的生意人和有信德的人,提出三种生活模式。教宗说,无花果树代表了贫瘠,即无效果、无能力给予的生命,一种不结果实、没有能力做善事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