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河北区望海楼教堂旁。
记得去年有个新教友,领洗后很长一段时间没见到她,偶尔进次堂望次弥撒,还不领圣体。当时我问她为什么不领圣体?她说,没办告解。
在返回修院的途中,到一处眺望大海,望了很久,在要离开时,她忽然发现距海滩1里远的礁石上躺着一个人。安急忙来到海滩,趟进海水,走向那人,到跟前时,她看出是个16岁左右的金黄发男孩。
朝圣的人说:那些德高望众的可敬主教、修行高超的可爱神父、灵性超群的圣洁修女、得主宠光的杰出教友,他们是教会的凝聚力,他们是耶稣的代表,他们是福音精神的大旗。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情望了弥撒,向天父献上了我们内心真诚的祈祷。弥撒后,郑神父亲自来到我们住的客房请我们吃饭。郑神父这样无微不至地关怀素不相识的我们,令人十分感动。
论望德,要喜乐;在困苦中要忍耐;在祈祷上要恒心。”
在绝望中,我抬头望天问天主:“天主啊!你的仁慈在哪里?”在那一天,我被恶梦般的现实所吞噬,两腿无力地勉强支撑着身子,抱着面如黄纸、奄奄一息的儿子从医院出来一步一步的向洪家楼教堂走去。
大家站在院子里举目望天,眼看着一袋袋的馒头像砖头一样从飞机上被扔下来。我记得很清楚,父亲端着饭碗和另外两个人站在东屋的房檐下面。父亲是从来不爱凑热闹的,可是今天他也出来观看。
好多城市圣堂总是“铁将军”守门,将“教会形象”封锁得严严实实,只能让人透过门缝内望,甚或也有“千呼万唤终不启”的现象。
正如金口若望说:“宗徒们下山,不是像梅瑟那样,带着石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