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由三篇重要的论文构成,分别是:一、天主启示与救恩史具备圣事性的内涵,因著道成肉身至关重要;二、如此圣事性的启示指向通传天主的恩宠给人:这就是对话性;三、因此,基督徒的信德作为对圣事性启示的回应,本身具有圣事性的特质
马伦戈主教接着解释说:“事实上基督宗教早已传人蒙古,众所周知,在一千年以前,叙利亚的基督徒,即所谓的聂斯多略教会就已存在于此,并以某种方式在这里扎根。
黄花港堂区本堂、教区文宣中心主任杜松杰神父在致辞中首先感谢了各堂区神父教友们对活动的支持,他表示在教区信德年举办这次剧本创作大赛,是对信德的反思与促进,基督徒一直都在朝向天主的路上,即使会有不如意,但只要努力
这份公函论述基督徒和地方教会在政治、社会和经济领域的作用,以及社会的民主基础,推动一种新的公教文化认同。在巴勒莫的多年经历后,索尔杰神父1997年奉命来到米兰,在那里继续写作和举办演讲会。
教宗解释这个主题的含义,阐明“基督徒若想看到耶稣,用手触摸祂,知道该转向哪里:穷人是基督的具体标记,他们代表基督,让人见到祂的面容”。
事实上,缺乏礼仪的时期让人「惊觉到神圣礼仪对基督徒生活的重要性」。「基督徒从起初就觉察到,每周『因上主的名』聚会是个不可摒弃的现实,而且与自己身份密不可分。
正如耶稣没有对此感到厌烦,同样地,基督徒也蒙召「专精于相遇的艺术」。教宗表明,耶稣并未匆忙离去,却一直服务于祂所遇见的人,侧耳倾听。
他说,圣座宗教交谈委员会的前身是非基督徒秘书处,1964年5月19日由保禄六世教宗建立,这是在颁布《教会对非基督宗教态度宣言》和梵二大公会议闭幕之前的事。
教宗邀请基督徒未婚夫妻“见证这样的爱,它勇于从爱恋的思维走向成熟之爱的思维”,并作出“要求严格的选择”,它不仅不禁锢生活,反而能增强爱,使爱“在时间的考验中变得持久”。
在西班牙天主教周报的访谈中,欣德主教进一步阐述说:「我们基督徒广受尊重,有时甚至是爱戴;可是,我们不被视为公民。」大多数的基督徒不属于富裕阶级,很多人经历过人口贩运或其它类型的奴役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