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而言:「神贫」也意味着生活简朴(70号);在「到处都有争执」的世界上,「要谦逊而温良地作出反应」(74号);「怜悯」则是基督徒「最大的行事准则」,诚如《玛窦福音》第25章所言,它是「最后审判」的标准
从而让与会者能够「在团结、谦逊和忏悔中」找到处理问题的方法,并「在解决性侵危机上取得进展」。「第一步必须承认已发生事情的真相。」筹委们也要求各主教团主席,在一月十五日前,回答问卷调查。
教宗接着告诉在场的信友们,爱德和谦逊是圣母玛利亚的特色,这位年轻的女子,3个月长的时间亲切地陪伴并且帮助即将生产、已上年纪的表姐依撒伯尔。
教宗于是引用了保禄宗徒的劝告提醒诉大家:天主不向自满和轻率的人显示自己,而要向贫穷谦逊的人显示自己。
教宗在弥撒讲道称,领受圣灰是谦逊的举动,承认自己是软弱的受造物,既来自尘土也归于尘土。他说:“四旬期扩阔人的视野,指引人走向永恒的生命,并明白自己在世上只是过客。”
第二条规则着眼于谦逊,传福音的人要像一粒小芥子那样谦卑,只有这样,才知道在能够使传教行动受打击的灰心丧气面前如何采取行动。最后一条,也是第三条规则告诉我们殉道者的重要,他们如同麦粒,为结果实死在地里。
保禄六世教宗在那次的访问中,把自己的圣带披在了当时的威尼斯宗主教卢恰尼的肩上;这是一个特别关怀这位谦逊牧者的举动,也有人称是先知性的举动。数月后,卢恰尼被擢升为枢机。
他说:“以灵修和神学上的谦逊态度审视导致分裂的情况非常重要,虽然过去的悲惨事件无法挽回,但要相信,重新将之诠释为修和历史的一部分,仍是可能的。”
枢机最后提醒,教宗方济各邀请信友们建设「聆听的教会、服务的教会、谦逊的教会、包容众人的教会」。圣父教宗期盼人人按照各自所能参与教会,依照自身的培育、环境和圣召走出去实践使命。(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母亲的善良,忍耐和辛勤的劳作,做着我的指南,让我有力量从一次次的挫折和磨难中走出来,并且换取了幸福的今天,我的幸福中记录着母亲不可磨灭的谦逊和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