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消费科技开创了前所未闻的兴盛,同时也使得我们的生态系统紧绷到了临界点,吞噬自然资源,威胁生物多样性,并促使气候变化。我们必须让科技成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这种病态经济所构建出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会摧毁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这一切都紧密相连。“每一个社会不公、每一个发生在穷人或可怜人身上的排斥现象,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大自然与人类息息相关。
接着,教宗表示,他“看到一个没有充分照料环境的生活方式”,并提到“无节制的消费和破坏属于众人的物品”的习惯,首先担负“生态债务”的是贫困者和后代子孙。第二步是“评估我们看到的”。
守规矩不该是僵硬的,若是僵硬的就不是守规矩,而是个人的自我中心主义,是为满足自己,觉得自己比别人更正确。
《公教文明》期刊的公告指出,当天谈及的诸多议题包括:恩宠与罪恶交织的复杂生活、做我们世界的先知、建造友爱团体、谴责「贩卖初学修生」的行为、谴责伪善与基要主义的态度、赞扬本笃十六世教宗处理滥用职权案件时的英勇决策
对于前教宗的指责,声明表示,前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是历史上首位进入犹太会堂、将犹太教徒称之为“兄长”的罗马教宗;他积极推动了圣座与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并在教会中采取各种积极措施,打击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特别是排犹主义
法利塞主义,是我们走向成圣的大敌!◆准确、无误、及时地传达上主的声音,传播救恩的喜讯,让周围所有的人看到天主的光明,听到耶稣的召唤,获得救援的希望,是每一个基督信徒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宗鼓励在场众人促进相遇文化及对话文化,不采取「随波逐流的混合主义」,却体谅彼此之间的差异,因为「众人的益处涵盖了个人的益处」。教宗最後总结道:宗教不是个问题,而是问题解决之道的一部分。
教宗本笃十六世与他昔日的学生聚会已经有很久的历史,开始于70年代他在里根斯堡大学任教的时候,直到2005年当选为教宗后,仍然保持了这个聚会,聚会时所谈论的课题有:伊斯兰宗教、进化主义、信仰与圣经。
该研讨会将全面反思“司祭职,回顾神恩和传统”,也将对诸如侵犯或神职主义的偏差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并再此研究近几次世界主教会议和一些国家主教团会议所提出的问题,比如独身与圣召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