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面对暴力和无辜者的死亡,基督信徒如何能够具体地为宽恕的精神作证?答:我觉得正是在中东地区,我们能够了解到宽恕是爱和兄弟之情的一部分。福音对此有很清楚的教导。
但是还没走到家,就突然倒在了地上,路人们急速将他送往医院,但因脑干出血太多,抢救无效而死亡。这一噩耗传来,77岁的马月俊老人,仿佛遇到了晴天霹雳,立时晕了过去。
男女青年们,贪腐不是生命旅程:它是死亡旅程!接着,教宗谈到迷惑及拉拢青年的激进主义。他说:为使青年免受拉拢或拉拢别人,我们首先必须做的应是教育及工作。倘若一个青年没有工作,他对未来会有什麽期待呢?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末日——死亡。耶稣什么时候来接我们去见他,我们不知道,我们只有期待和准备自己人生的将临期。将临期还是一个盼望、喜乐的时期。
他说:亲爱的兄弟姊妹:今天是意大利庆祝生命日的日子,今年的主题为慈悲让生活绽放,我与意大利主教团一起,希望各教育和社会机构,重新承诺重视人类生命,由受孕至自然死亡的生命。
告诉我们基督徒应当死于罪恶,战胜死亡,跟随耶稣一起复活,活于耶稣基督,弥撒后两位神父为参与弥撒的老年教友行了集体傅油圣事。
随後,教宗提到修女们关怀穷人和边缘人,教授要理,并且陪伴病患和濒临死亡的人,赞许这些是「母性」的工作,表达出教会的母爱。然而,有些修女却在做「教会的帮佣」,无法为人群服务。
慈悲是生命的正确态度,相反於罪所带来的死亡苦果。因此,慈悲显然绝非天真烂漫,绝不忽视罪恶;慈悲考虑的是生命多麽短暂,以及仍有善事有待完成」。
只有这种爱才能战胜且不断地战胜我们的敌手:罪恶,死亡和恐惧。我们喜悦地承认祂所施行的仁政。然而,如果我们不把上主作为我们生活的主,不接纳祂的统治方式,我们很难相信耶稣就是普世的君王、历史的中心。
张学良将军以这段经文作为墓志铭,体现出他对死亡的豁达,对信仰的深刻理解、虔诚追随。是十字架上的爱,伴随他走过壮志未酬、风雨沧桑的后半生,是十字架上的爱伴随他走向幸福的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