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礼信友共计五十万人,其中包括卡塔赫纳港的工人们。
尽管当天乌云密布,天色阴暗,但百万名信友依然热情如火,欢欣鼓舞。教宗勉励他们秉持三种态度塑造使徒生活,分别是:回归本质、更新自己和投入人群。教宗首先解释道:「回归本质意味着走入深处。
教宗对圣伯多禄广场上三万信友劝勉道,我们必须做出选择:要麽像贤士那样热切地寻求耶稣,或者像经师和司祭长那样采取一种冷漠的态度,或甚至如同黑落德那样恐惧,感觉耶稣对他的权力构成威胁。
教宗还指出,按照惯例信友们通常以游行的方式靠近圣体,然後站着或跪着用口恭领圣体;或在获准的地区选择手领。教宗也强调了基督宝血为赦免罪过而倾流的救赎价值。
教会的牧人和信友受到了折磨和侮辱。
教宗方济各5月23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大约15000名朝圣信友在场参加,其中也有许多儿童。教宗在前几次的要理讲授中对圣洗圣事进行了省思,从这一次开始进入坚振圣事的主题。
当天参礼的信友中有7对结婚25年和50年的夫妻。当天的福音记载,法利赛人刻意试探耶稣,问祂:「许不许丈夫休妻?」(参阅:谷十1-12)教宗称这提问是「诡辩」,它「把信仰缩减成是或否」、「能或不能」。
这一点恐怕是我们中国信友家长最应该学习和效法的。第六,托彼特又是祈祷的楷模以及对天主信靠的典范。当他遭遇患难困苦时对天主的拯救抱有信心而不抱怨,因为他坚信天主的正义和赏报是有定时的。
教宗特别提醒信友们,要警惕自己的自我奴役,这是一种比监禁、比恐慌的危机更令人感到受束缚的奴役。
教宗向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各国朝圣信友解释道,藉著耶稣,我们在童年的创伤确实能转化为潜力,正如许多圣人所经历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