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函中引述了真福若望保禄二世的话:在司铎和奉献生活中没有位子给有可能损害到青年的人。由此唤起修生正确分辨圣召和接受健康的人性和灵性培育的迫切性,同时也要求有关方面对转修院的修生理应彼此交换意见。
有关杨神父的德范,如今健在的目睹者依然记忆犹新:他自始至终谦虚、朴素、甘贫、节俭,待人温和良善,生活异常简单,其最独特的一点就是从不浪费一粒粮食,发霉的馒头、变质的饭菜,别人劝他扔掉,他却非常珍惜,仍然吃得津津有味
我们修女照顾的一位孤寡老人,自己省吃俭用,靠每天捡废品、卖废品维持生活,却拿来20元钱捐给修女,让修女去照顾那些比她更需要照顾的老人。
伯多禄继承人的牧职要求全然奉献的生活﹐对此他是明智、谦逊﹐始终将目光专注在基督身上的阐述者。
罗:4月21日(星期日)圣召节晚上,澳门的一批神父、修女和教友聚集在澳门主教座堂,庆祝圣召节(善牧主日),大家特别为圣召祈祷,为度奉献生活的神父、修女、修士们祈祷。
今天福音宣读的是耶稣说的肩负劳苦重担的都可以到他跟前,现在很多不认识耶稣的人过着劳苦重担的生活,我们有责任向他们宣讲福音。
教宗指出:光连接还不够,需要进入真正的相遇,因为我们无法独立生活,封闭自己。媒体的中立仅是表面的:只有拿自己去冒险的人,在传播时才能体现一个准则。传播者亲身参与是令人信服的根源。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还是好人多,还是有许许多多默默付出关爱和奉献,而不求回报的充满善意的好人。像去年我国防治非典,东南亚海啸,今年美国新奥尔良遭受“卡特里娜”飓风等。
在今天这全球彼此依赖的时代,没有任何经济、社会或政治方案可以取代为他人而奉献自己的爱德。谁按照福音的这个逻辑工作,他就是把信仰当作与基督的友谊来生活,而且也像基督一样为他人的物质与精神需要着想。
为此,我们该学习按智慧去生活并如何尊敬基督,一如他所愿意的;因为他所最喜欢接受的敬礼,是他自己所要求的,并不是我们所选定的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