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撒洛尼前书》中,圣保禄宗徒设法让所有人都能明白主耶稣的复活对每个人产生的效果(得前五4-11)。
也回顾了自己在天主、圣母的慈爱中,信仰生活的提升和进步;感受到了天主教会的温馨、温暖和关爱;同时纷纷表示女教友不但要在工作单位和家庭生活中奏响激情飞扬的巾帼之歌,也要在福传大业中、在教会服务中、在身、心、
我肯定,在某些事物上我一定让祢失望了。’让我们想想,并提出这个问题。教宗也提到耶稣哀哭耶路撒冷,邀请我们扪心自问:天主是否为我哭泣,天主是否对我感到失望,我是否远离了上主?
他心中有一股热火,一份热忱,一份推动他前行的使徒热忱。他没有後退,始终前行。这是保禄生活的一个特徵,但这种生活的确也给他带来了困难。保禄生活的第二个特徵正是困难,更确切地说是受迫害。
(玛6:14-15)为了进一步说明宽恕的重要性,耶稣讲了一个简单的故事,大意是说:一个仆人欠君王一万个塔冷通,君王要跟他算账,由于他苦苦哀求,君王动了怜悯心,就赦免了他的一切债务。
注视着在圣伯禄大殿前的圣味增爵的圣髑,教宗赞扬这位圣人的心「激发一股爱德动力,且维持了数个世纪之久」。为了鼓励圣味增爵大家庭再接再厉,教宗提出三个「简单而关键」的动词:「朝拜、接纳和走出去」。
堂区主任司铎黄超心神父,谷广中神父,林毅神父,将贤敏神父,教区负责人麻显士神父等分别在主席台就坐。
祂总是想方设法碰触我们的心。我们这些司铎,身为上主的代表,应当聆听悔改之心,也必须持有这种良善的态度,正如主所说的:你们来,让我们互相辩论,没有问题,只有宽恕,而不是威胁,从一开始便是这样。
信中写道:我们知道有几个从我们这里去的,而并非我们所派去的人,讲话扰乱你们,混乱了你们的心(十五24)。宗徒们透过信函,派遣巴尔纳伯、保禄和其他可信的人前往安提约基雅。
当我心中正难受时,忽然醒来,原是一梦。晨光由玻璃窗射进屋内,我看见圣经摆在桌上,急忙下去打开一看,只见一字不缺!我高兴地流出了眼泪……满怀感恩地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