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告通篇鼓励人们满怀希望地去回应内心所感受到的召叫。教宗强调,教会内的每一种圣召——无论是平信徒圣召、圣秩圣召,还是奉献生活——都是天主对世界怀抱希望的标记。
由最近在美国发起的「想像修女」运动应运而生的一部新电影,希望描绘修道生活的美好及喜乐,并启发年轻女性考虑修道圣召。
做共融与相遇文化的仆人:教宗方济各在弥撒讲道中用这句话勉励主教、司铎、会士和修生们每日回应他们的召叫。他强调了圣召的三重意义,即蒙天主召叫、蒙召宣讲福音以及蒙召推动相遇的文化。
教宗首先谈到做神父的喜乐和友爱的美好说,为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蒙耶稣召叫更美好的事了。蒙召叫,甚至蒙吾主耶稣召叫总会有新的惊喜。蒙召跟随祂,将祂、祂的话语、祂的宽恕带给他人。
教宗重申,献身生活者是一个更公义和友爱的社会的酵母,与弱小者和穷人分享的预像,但是他们独特的圣召根源与每位信徒的圣召相同。
教宗的到来,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呼吁和召叫。呼吁我们怀着希望和信仰生活,不要害怕;也召叫我们去传福音。
青年蒙召日臻成熟,向前迈进,为建设教会作出贡献。追根究柢,司铎、专家、父母和单身人士,这些身分都无关紧要:回应天主的召叫始终意味著在人生的每个抉择上跟随成圣的召叫。
为回应主业社团的圣召,他们将自己奉献给教会和所有灵魂。这完美的圣召引领他们圣化日常工作,在工作中圣化自己,在职业关系之中圣化他人。
裴总主教对信仰通讯社说,家庭是越南圣召蓬勃发展的关键,当地教会亦积极推动家庭牧灵。
德诗雅修女期望,透过她的作品能帮助人们回应上主的召叫,开展心灵之旅。她并鼓励参观者在欣赏作品过程中,凝视基督,与主相遇。而修女的画作,正正反映她的召叫和灵修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