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教会告诉我们,人死后有三个去处:天堂、地狱和炼狱。行善到死,没有一点补赎当做的人,死后立刻升天堂享永福。在世作恶、身带大罪,死时也未悔改的人下地狱。
「较早时候,有一个因酗酒而出现可怕幻觉的个阿伊努人,他会看到隆美尔是纳粹分子,他认为路灯跟在他后面。带着这样的痛苦,他去了医院,他被建议来参加教会聚会。」
他生前做了耶稣的先驱和宣讲者,强调自己不是默西亚(若三28)。他让早期的门徒看到了耶稣,然后他的光逐渐熄灭,直到消失在监狱牢房的黑暗中,他在孤独中被斩首的地方。
虽然我多次决意洗手,但都成了泡影,在这方面我也体会到人是软弱的,自己难以战胜自己。非常感谢主,在2006年初,我接受了圣神内的洗礼,参加了神恩复兴团体。
修士说以后大约每三个星期便会举行一次不同主题的AsiaWorkshop,这的确是一个用来交流不同洲际文化的很好的平台,所以当我看到各国青年对亚洲文化的兴趣,泰泽作为合一的作用在这里不是也得到很好的体现么
小德兰始终记得他爸爸教给她的诗句:“世界只不过是艘船而不是你的家。”但是能不能以永恒高度来享受这个世界?我想这必须通过自己的脚与心去丈量,并不会有统一的答案。
祈祷的另一种假象,主耶稣警戒我们要反对,就是喋喋不休和冗长的祈祷,能使人的精神窒息。我们都有过同样的经验,就是把经文流于口是心非的危险,这时我们的注意力早已溜到别处了。
连凤玲,四十六岁,衡水景县李香屯人,进教二年俺一边安慰病人家属,一边情不自禁地大声哭求天主的可怜:“主,求你看顾这个可怜的孩子,求你救她吧!”
这样的皈依能够支持人根除各种形式的贫穷和饥饿的努力”教宗向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讲话触及消除饥饿的种种问题,他指出大地的产物足以满足人类的需要。这表示人口增长与饥饿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画家把人看作各自独立分离的个体,唯当事件撞击时,个体以独特的方式作出反应,然后再强调个体相加起来成了整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