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如果不培养这种目光,就会对生命视若无睹:「封闭自我,著迷于昙花一现的事,不再对现况提出质问」。全球疫情也敦促许多人在局限和无力当中,反省有关寻求生命意义、痛苦与死亡的议题。
然而,在那个时代,奥林托神父的教学法并不被所有人接受,在神职界也有许多人反对他,认为他“太过新教化而不遵守教会法”,1909年9月24日遭到停止圣职的处罚。
教宗说,革新在神操中不只是与先前扭曲的型态处于紧张状态,不是的。革新是顺应新的型态,即顺应一个有生命、有风格、有准则,而且是天主选择的新型态。
教宗提出的另外一个建议是,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充分确保有足够的食物,在当地推动有体面的工作”,并能在不危害未来的前提下,滋养今天的世界。
我要是出于疲倦、既定的行程或时间有限,因而不跟随耶稣,我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关于司铎圣召最吸引贝尔格里奥教宗之处,教宗表示,那就是“投身于服务”。
“基督信仰回应这种渴求,并认真对待这渴求,不将它移开,不试图以权宜之计或替代品来满足这渴求。
我不疲于重复嘁嘁喳喳是个人和团体生命的瘟疫,因为带来分裂,带来痛苦,带来坏榜样,从来不会变好,从来不会帮助成长。
尤其当我们蒙召——在生活中、社会中或教会内——负有某种责任,我们要记得这点:不要有两面性!
教宗说:“生命是天主的工程,不可否定任何人的生命,连最弱小无法自卫的胎儿和有严重残障的人的生命也不可被否定。
生命只有一次,两手空空地生来老去,既然带不走什么,那就努力留下什么吧。女人要延续生命:十月怀胎之苦,分娩之苦,养育之苦,培育之苦,为什么要说苦呢,不也是乐在其中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