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教友常常惊叹在教会隆重举行了婚配圣事后的许多婚姻生活并不幸福,有的甚至深陷痛苦的围城中,欲罢不能,婚后生活苦不堪言,真的让婚配圣事成了无法理喻的人生锁链。
你们亲身接触到这现实的百般复杂性:有在基督内举行的婚姻,也有既成事实的结合、民事婚姻、失败的婚姻,以及幸福或不幸福的家庭和青年。你们必须成为每一个人和每一种情况的旅伴,提供见证和扶助。
祂不是一个强大、光荣的君王,而是一个谦卑、柔弱的仆人;祂不是一个大财主,幸福的标记,而是一个穷人,连枕头的地方都没有;祂不是一个子孙满堂的族长,而是一个没有家室和居所的单身汉。
因为具体的人不断呼求得到帮助,好能面对困扰他的激烈问题,在父亲般的引导下走上挑战的行程,开始探索生命和幸福的奥秘。教宗说,教会为主教呼求了治理和引领的圣神恩典,但这恩典却落在我们软弱的肩膀上。
昨夜我在祈祷时,祈求天主赏赐他们早升天乡,半夜时,父亲来到我的梦中,对我说:你不要再为我们求了,我们已经回到天家,我们现在七层天上,这里美妙幸福。我抬首仰望父亲,只见他犹如少年,洁白红润,朝气蓬勃。
短暂的八天培训,紧张而愉快、幸福而蒙恩,每日课前丰富多彩的手语赞美和晚间的灵修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学员们灵性生活与学习热忱,使大家也深深意识到:福传中国,人人有责!
我们总是说反对商业中心的消费主义,但切莫忘记在精神生活上也存在一种消费主义,我们的社会强行将消费主义作为幸福的准则,将渴望转为一个圈套。
教宗说:在加里肋亚的一个偏远村庄里,在一个不为世人所知的少女心中,天主点燃了让整个世界感到幸福的火花。今天教会也领受同一个宣报,她蒙召接纳福音,好使福音成为具体的生活。
作为一个忠实的读者,我想发表一点看了《谈我们村的婚姻问题》和《教友的婚姻应该是幸福而非痛苦的》文章的读后感。我想问这些文章作者的出发点是什么。我真担心这种文章会在年轻教友中会产生何种导向。
随后,严肃地对儿子说:“有人在我们面前说老实话,这是一种幸福。我的确是一个大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