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9月22日结束古巴牧灵访问的行程,前往美国。从古巴圣地亚哥飞往美国华盛顿的途中,他问候同行记者,说自己很高兴访问古巴。教宗也向记者们讲述他访问古巴的原因。
要做一个好牧人就是要每日对耶稣的召叫,重复肯定的回答就是要像亚巴郎那样,敢于冒险就是要像梅瑟那样,穿越沙漠,寻找预许之地就是像玛利亚那样,充满信心地寻求正义而且为此可能会像若翰洗者那样抛头颅、洒热血要做一个真正的牧人就是要具有这样一种特殊的爱情
来自欧洲各国的4万多名青年报名参加12月28日至明年1月2日在罗马举办的第35届在世界上信心的朝圣聚会。本次聚会在罗马教区的协作下由泰泽团体筹办。前天12月4日在罗马教区介绍了整个活动的详细内容。
我们如何能在体育运动中超越这些扭曲的观念,在我们选择的项目中能得到真正的益处呢?我们该如何去参加这些体育运动,去培养我们个人的诚信和建造我们强大的社区意识呢?
几代人中,父亲是最虔诚的基督徒。他的人生观,是把活于主内的生活看作最快乐的生活。他曾开办过天主教学堂,不愿做官从政,救了近百人灵魂。我们这一代姊妹五个,受父亲的信仰陶成,一生行走在主的旨意里。
社会变迁造成现代人极大的压力,许多人都汲汲于忙碌的工作。根据一项对现代人压力指数的调查。有高达96%的人每天生活在相当的压力之下,生活压力排行依次为:工作、未来及家庭,其中尤以工作为最大压力源。
酣睡中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坐了整整15个小时的火车,身心疲惫。无奈,抓起电话迷迷糊糊地应了一声,一听,是婆婆的声音,连忙坐起来,睡意全无。五分钟后,我已心急如焚地站在马路边上等候出租车。
红磡圣母堂堂区通讯联络人曾敏冰称,文字出版是福传好方法,读者透过堂区通讯了解信徒生活,或是神父对信徒的话语,是很好的信仰见证。
透过这部作品我们分享了教宗在他的司铎、牧职及灵修生活中的慈悲经验。帕罗林枢机则强调《天主的名字是慈悲》一书几乎在引领读者进入慈悲的奥迹。慈悲是基督徒的身份证。
柳沟村支书张沛强组织80名村民参与卸车,在给本村村民发放物资的同时,他与进德公益赈灾团队商议,邻村西腰村路被冲垮,村民们更可怜,他们村会把宝贵的物资匀出来也分给他们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