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本笃十六世与汉斯·孔的会晤不是讨论分歧,而是讨论一般的神学问题,谈话的重点是汉斯·孔研究工作特别感兴趣的两个主题,即世界伦理的问题和自然科学理性与基督信仰理性之间的对话。
教宗说:“不要被形象和外表的敬礼所蒙蔽,却要照料内在的生命;关心正义和受造界,这是在你们的地方时下和棘手的问题,有待教会在这方面的勇敢言词和先知性的标记;要生活在和平与和谐之中,克服分歧,学会谦卑地度友爱的生活
此外,会议上也探讨了教会法典与教宗的权力,教会的分歧与枢机的角色,基督君王节和世界穷人日的日期相近,以及在枢密会议期间枢机团需要开会等议题。
你们的一些分歧也许永远得不到解决。但是,小小的口角可能演变成更大的争吵,甚至能破坏彼此的关系。如果可能,要努力解决那些分歧。但要知道,你也许不能成功地弥补过去争吵或反目的裂痕,总之,你已经尽力了。
罗文藻一生传教生涯可谓跌宕起伏,传奇并具戏剧化,从一个父母双亡的贫穷少年,到一个热血激情的传道员,传教步伐遍布大江南北以及海内外,他又于顺治年间晋铎,成为一名多明我会会士,再成为主教,历经崇祯、顺治、康熙三代帝王,跨越两个朝代
圣经也劝谕我们“唯独坚持到底的人才能得救,”在救灵的这场赛跑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我们坚持,“以猛力夺取的就攫取了它”(玛11:12),这就得靠我们的祈祷,坚持祈祷,持之以恒就会有力量战胜三仇,跨越自我成功地跑向终点
有了痛苦,我们不至于偏航太久,才会不断地调整航线,记得航程的终点;痛苦如一首激越的歌,使我们不至于沉睡而时刻清醒;痛苦如一杯浓浓的茶,让我们品味出生命的意义;痛苦也如一片辽阔的草原,只有跨越它,才能窥见那最清澈的天空
教宗继续说,我们在行哀矜时,应该怀着内在的喜悦,因为那站在街头注视我们的人不是一个有待跨越或视若无睹的障碍物。行哀矜不应该成为一种负担,或必需马上摆脱的烦恼。
教宗方济各最後总结道:我非常感谢本笃十六世出席了慈悲禧年的开幕礼,并在我之後立即跨越了圣门。他在最近的访谈中强调,‘让天主慈悲日益成为中心和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乃是时代的标记’。
在这获取特殊恩典机会的一年里,苏州教区神长教友除通过组织朝圣、跨越圣门、诵念慈悲祷文、慈悲串经、妥善告解、勤领圣体、探望病患、关爱弱小、尽绵薄之力为灾区奉献神形哀矜等活动来获取着恩典,见证着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