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主教说:回看会方去年工作,本人乐见有关对家长,对准婚者,对青年人开展的课程和辅导工作。公婚会主席李敬志说,该会将继续贴近社会的需要,发展适切服务,以巩固婚姻和稳定家庭。
该学院每年都为世界各地的学生和研究人员提供有关大公神学、传教学和社会伦理学的专修课程。教学队伍由不同基督宗派和神学背景的教师组成。
天主教教育事务处宗教及道德教育课程发展中心总课程主任陈乃国期望,教会内关注爱与生命教育的团体,能够合作为牧者、教师、家长等提供持续的培育,让他们帮助青少年建立正面价值观。
并指出,“普遍准新人在临近婚期时才参与教会举办的婚前培育,要全面认识婚姻,只得数次的培育课程并不足够”。
与会者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包括「妻子是否要接受相当课程的培育」、「如何组成圣化家庭」、「如何调查候选人是否有家暴倾向」、「付薪或无薪」、「住宿教堂问题」、「在教堂内角色不能是神父的跟班小弟」、「认清执事不是就业
在上午的课程中,教区陈必神父围绕《关于禧年》主题,系统阐释禧年的历史渊源、灵修意义及实践要求。他结合圣经中与教宗禧年诏书内容,深刻阐释了禧年的重要意义。
神学课程学什么?在教会学校(基督教和天主教)需要上神学课程,即学习《圣经》。
要达到这一目的,学校课程和教科书应呈现一幅客观和尊重他人的图像。与会者承认宗教对话文化为加深彼此了解的重要性。透过对话才能克服偏见、曲解、嫌疑以及不恰当地下定论。
本次培训班邀请到辽宁朝阳的张丽华老师和沈冬弟兄,在4天的课程中,张老师以堂区归属开始,以帮助教友寻找归家的路为主线,通过彼此宽恕、爱的表达、互相欣赏等互动方式,激发教友们的热情,最后以增加信德为终点,完成此次培训
课程包括圣经、舞蹈、分享讲章、学生点评等,课堂学习气氛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