祂不需要转化皈依,但就祂作为人而言,祂必须通过这次考验,为了祂自己,服从天父的旨意;也为了我们,给我们克服诱惑的恩宠。
只有极少数知识分子如瞿太素、徐光启、李之藻等因学习科学而最终皈依天主教信仰。但皈依人数的数量并不能意味着利玛窦科学传教策略的失败。
主教引用了一系列有助于煽动不宽容和仇恨气氛的事件:「去年,贾坎德邦首席部长在报纸的头版刊登了一则专门针对基督教传教士的广告,反对部落皈依者称他们是『愚蠢无知的奶牛』;之后他立即通过法律禁止皈依;然后他们威胁要取消为皈依的部落保留的配额权
本堂主任司铎方会敏神父在弥撒中邀请大家跟随基督,效法圣若翰的榜样,不断地悔改,不断地皈依,用实际行动见证基督的临在,圣化自己的日常生活,以迎接基督的第二次来临。
他们指出,气候变化正损害地球生态,无法预测的极端天气,将加剧饥荒、疾病和大规模迁徙的问题,而首当其冲的就是世界上的弱势社群,其生计严重受到影响。
他说:「食物分配不均、接近市场的管道匮乏、国际贸易的不公平规定、生态意识的不足和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等因素,再再要求各国作出实质的友爱互助,以确保和平的未来。」
尽管《通谕》谈的不完全是气候变化,而是关於受造界和整体生态,发言人士却一个接一个地引证《通谕》的思想。可见,已经产生了共鸣。此外,我们继续收到恭贺教宗颁布这道《通谕》的信件。
教宗呼吁一种更关注穷人,更关注生态的经济,这呼吁的力量正是联合国为直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主张的核心精神。问:再过一个多月,教宗方济各即将访问联合国。那里对这件盛事有何期待?
》(2015年8月18日)看到畅游天下栏目时,有一篇短小精悍的文章,作者是陆卫,题目为《一个充满爱的美丽国度——斯洛文尼亚印象记》,全文如下:斯洛文尼亚给人的总体印象就是绿色、生态
为此,圣座代表团极力主张「该筹备委员会不仅视科学、法律或商业为合作夥伴,也要考虑伦理和宗教性质的机构,因为解决生态问题的战役也具备道德和精神的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