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四:礼仪年如何体现救恩?
蓦然,一句话映入我的眼帘,“我已经立你们为外邦人的光,使我的救恩到达天涯海角。”
他使他们成为他救恩计划的使者。天使们自创造开始及在整个的救恩史中,都曾或多或少地传报这救恩,并为实现天主的拯救计划服务。
我们还应该学习圣保禄为救一切人而成为一切人的精神。“对软弱的人,我就成为软弱的,为赢得那软弱的人;对一切人,我就成为一切,为的是总要救些人。”
教宗指出,圣若瑟是个“不引人注意的人,他临在于日常生活中,少言寡语且不露面”,但他却担任了“救恩史上独一无二的主角”。
如果说新旧约全书的主题是阐述人类的救恩史,那么《创世纪》就是记述这救恩史的开端。
凡接受祂救恩的人,必从罪恶、悲哀、内在空虚和孤独中被解救出来。与基督一起,喜乐就会生生不息。
本堂庞瑞神父在弥撒讲道时分享:今天我们必须以信心的眼睛看见,耶稣在十字架上,他已经替我们众人而死,给我们带来救恩的希望。
玫瑰经念完,大家来到苦路第一处前拜苦路,和耶稣一起重走苦路,默想耶稣为救众人甘愿被钉十字架上,自做牺牲,流血奉献。 上午11时,弥撒开始。
一个赤日炎炎的星期天,堂区神父告诉前来参与弥撒的教友们:除了祈求天主外,没有任何办法能救我们。现在请大家回家做一个礼拜的祈祷,待下周末你们再来教堂时,做好感谢天主为我们普降甘霖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