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本笃十六世强调:「干枯、贫乏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世俗主义和唯物主义文化,这些将人关闭在世俗存在的视野内,排除任何涉及超性的事物。
进行反省的主要是这几个方面,但也不排除其它方面。因此,奖励埋头于这些方面的神学家,并且也激励他们对教会共融、深入探讨如梵二大公会议重大文献这些领域进行神学反省。
只要会长彼此能打开心门,排除异心,与神父共携手,并以教会福传大业为己任,那么,我们的堂区工作一定会搞得有声有色,佳绩不断,我们基督的福音也一定会遍传天下!
其他神长则认为,作为基督的门徒,不可自以为能把某些人永久地排除在圣事之外,因为一个教友若远离圣事,尤其是圣体圣事,会是一个严重的欠缺。哈根科尔德神父总结了神长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教宗因此想到今日青年的处境说:我们制造出一种文化,它一方面把青春捧为偶像,设法使它永存不替,但自相矛盾的是,我们迫使青年没有一个实际参与的机会,我们慢慢地把他们排除在公共生活之外,迫使他们移居他乡,或者讨一份并不存在或看不到自己前途的职业
福传的路上还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我们要坚定信心,排除一切阻碍,运用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去感染他们。
心灵空虚是希望的最险恶的阻碍,没有人能排除这危险。失去希望的诱惑在基督信仰生活的旅程中也会发生。古代隐修士称怠惰是一个最险恶的敌人,它从人的内心侵蚀生命,直到让生命有如行屍走肉一般。
他说:「这份教宗文件不只是道德律的负面声明,意即排除各种阻碍生育的行为;这文件还特别正面陈述了夫妻相爱与传生使命的美德。」蒙蒂尼教宗深知,教会内外对这份文件都有所批评和保留,众人热烈讨论。
问:但是,从神学上来说,我们不能排除天主的仁慈与恩宠反对人自绝与天主共融…答:当然,我们无法确切地说是否真有人拒绝天主的仁慈,即使是教会也不能这样说,教会可以列人为真福或圣人,但绝对无法宣布某人被打入地狱
具体而言,它规定只有结婚至少五年的印度夫妇才能求助于辅助生殖;「出租」母亲将不可获得补偿,她必须是这对夫妇的亲属,以利他的形式献上她的子宫;单身、外国人和同性恋者被排除在代孕的可能性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