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浪子回头的比喻中(路15),父亲希望大儿子与小儿子和好,央求他进来,和全家人一块儿庆祝浪子的归来,但大儿子却不愿进去,因为他不愿宽恕他的弟弟。如果他喜乐的话,那么和好几乎可以自然而然地发生。
福音一开始便表达了对和平的巨大希望:“天主在天受光荣,主爱的人在世享平安”(路2:14)。从第一个圣诞之夜开始,这一许诺便一直在光荣颂的歌声中回荡。
(路6:35-36)耶稣在另一处说:“你们应当是成全的,如同你们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样。”(玛5:48)保禄宗徒给我们指出了一个具体的实践方法:“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格前13:7)
圣诞节前的准备期---将临期为两个阶段四个主日,教堂习惯点蜡烛,第一主日点一支,第二主日点两支,以此类推,当点到第四支时,圣诞即将到来,四支蜡烛代表将临期四周拉住象征基督真光来照耀那“坐在黑暗和死亡阴影下的人群”(路一
我相信在我基督徒青年的旅程中找到了在信德上的这条路,这个信德每天都要生活出,它不是抽象的信德,在信德中生活,在自己的心中同他人一起活出信仰。
主教告诫候洗者,“领洗是皈依无所不在的天主,天主派遣教宗领导教会,说出真理,让信众不致走错路”。礼仪开始时,先由传道员代表推荐候洗者,以表明候洗者愿意皈依基督,准备成为基督徒。
(路:21)而我却对她说:天主知道你的心,这就够了。我这不是替天主做主,替教会做主了吗?可是,邓大姐的生活确实很困难。
正教会于去年三月,因租约纠纷而迁离位于里峇峇利路的原址。该教会试图另觅永久会址不果后,便向新加坡总教区谢益裕总主教寻求协助。今年三月,总主教向正教会提供总教区教育中心内的一个房间作宗教活动。
我面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更会碰上不知如何面对的事情,但我相信主与我在一起,正如慕道班里听到的一句话——在我步过的沙滩上,只有一行脚印!因为当我无力前行时,是主耶稣在背着我走。
要做一个真正的牧人就是在你自己的心中和血肉中,让别人“品尝”上主就是要遭人唾弃,而且在某一个地方默默无闻地死去但是,你要高唱“阿肋路亚”因为他们永远不会失去,对天主和耶稣的“品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牧人就是每天早上回归内在每天晚上完全空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