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感强的许多神长教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不少教堂拔地而起,原来教堂修整一新,医院等慈善机构相继建立……他们为敬主救灵、荣主益人,为教会为社会废寝忘食、千辛万苦,以实际行动为上主作见证,为众人做奉献。
当讲到福传时张神父强调:我们每个教友都要参与福传的工程,我们现在不光是要救灵魂,更要有抢灵魂的意识,要像医生抢救病人的生命那样,有紧迫感,危急感,责任感。
2008年,比尔·盖茨基金会出钱拍一部《孩子救孩子》的公益纪录片,凯瑟琳因此踏上非洲大地。她看到当地的孩子用笔在蚊帐上写着凯瑟琳,他们都把这个救命的蚊帐叫做凯瑟琳蚊帐。
他讲到耶稣为救我们无罪被钉在十字架上,他忍受着屈辱痛苦,还在为罪人祈求天父,宽恕他们,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我们要效法基督,我们不宽恕别人,天父也不会宽恕我们,效法基督宽恕别人是从心底里宽恕,无条件的宽恕
在南美洲哥伦比亚,有位名叫哥利雅·波罗的牙医,她在哥伦比亚国立大学读书时,在雨天被雷电击中,灵魂见到了光明和各种异事,后来被救醒;动手术时,又死去,听到天主按十诫逐条审问她,后来她大叫,求耶稣基督救她
教宗接著指出,教会今天邀请我们瞻仰这奥迹:它向我们表明天主愿意救赎完整的人,即救赎人的灵魂和肉身。肉身复活正是基督信仰启示的一个要素,我们信德的一个核心。
教宗说,前三项祈求以祢为核心:愿祢的名受显扬,愿祢的国来临,愿祢的旨意奉行在人间;后四项祈求以我们和我们的日常所需为中心:求祢今天赏给我们日用的食粮,求祢宽恕我们的罪过,不要让我们陷于诱惑,救我们免于凶恶
基于这使命,明爱一直竭尽所能帮助最末后无靠、最卑微无助和最失落无救的朋友,让他们重拾对生命的期盼和热忱,就正如筹款运动的主题“给他们一个希望”一样。
当现代人早已对“苦行”失去尊重,对“秀”失去兴趣的时候,人们便有些迷惑了:什么力量,使得这位年迈女人,把包括诺贝尔和平奖金在内的所有财产全部用于救困事业,而自己仅留用三件旧袍子,一双凉鞋,一个饭盘和一套被褥
给基督敞开大门;向他的救恩德能打开国家之间以及政治、经济、文明和进步体系的疆界’,先教宗这些话为中欧和东欧的解放运动是巨大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