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满足这些服务,教会必须组建新的牧灵团队,帮助候洗者准备加入教会。
神父们总结2023年工作成果,分享牧灵经验,开展讨论交流,为2024年教区和各堂区工作建言献策。沈斌主教分别听取各小组神父发言,并对大家普遍关切的问题作出详细解答。
问6:这段事件的灵修意义是什么?答:巴贝耳塔反映了人类骄傲与自我崇拜的倾向,试图脱离天主的安排,但最终被天主干预而失败。这也预示了五旬节圣神降临时语言的统一,恢复了人类与天主的和谐。
瑞典南部翁贝里本笃会隐修院院长加大利纳(Katharina)修女以这句话概括了团体的动力所在:在跟随基督中生活,其特点是静默、热情好客,以及深厚的灵修根基。
本笃十六世在辞去伯多禄牧职后,在首次受访中,反思他前任教宗的人格和灵修,叙述他担任圣座教义部部长时与这位波兰教宗的非凡关系。
教宗谈到司铎培育的4大支柱:灵修培育、知识培育、团体培育和使徒培育。教宗说,你们来罗马接受知识培育,但若没有团体生活、灵修及使徒生活,你们就无法领悟司铎是什么。因此学术至上毫无益处。
尼各老枢机说:「所有神父在这事务上的牧灵经验与关注,对主教来说是很重要和欢迎的。教宗方济各已经要求一段时间的灵性辨别。神父与他的主教之间的对话,透过媒体并不是最好的。」
日在庆祝意大利圣女则济利亚创会一百周年讲道中如是说:我们不可说——什么音乐也无妨,只要插入礼仪中或在礼仪中使用时,便自动成了圣的,因为这样的想法实在缺乏教会感:一首歌,若缺乏了教会感,不但不能帮助人灵热衷于爱
天父对人的爱为的是让人爱更多的人,奉献自己的身、心、灵来见证天主在万有之上。我们的独身不是一种孤独,更不需要来找终生的伴侣,因为耶稣与我们同在。
该急主之所急,想主之所想,忧主之所忧,满足他在十字架上的渴望,拯救世上所有坐在黑暗中死影下的人灵,使他们认识主耶稣奥妙的神国——圣教会,并从中获得益处。这需要爱、需要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