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许多圣人受人敬仰并不是因为他们成就了大事,而是因为他们传递了爱德,例如加尔各答的圣德肋撒。我们纪念她并不是因为她在世上开办了很多慈善中心,而是因为她俯身照顾路边的垂死之人,恢复他们的尊严。
“神慰是一种内心喜悦的深刻体验,让人在万物中看到天主的临在;神慰增强信德和望德,也增加行善的能力。处在神慰中的人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因为他体验到的平安比经历的考验更强而有力。”
非常巧合的是,最近我读到一则报道:法国的圣女伯尔纳德·苏毕胡,35岁逝世,1879年安逝。时隔127年,她的遗体竟像圣沙勿略的遗体那样,也没有腐朽,依然栩栩如生。
此外,还有一位终身执事、2位修士、2位修女和6名平信徒。继美洲大陆的遇难人数连续八年居首位后,自二O一八年起非洲大陆取而代之。过去一年里,非洲大陆共有12位司铎;修士、修女和平信徒各一位遇害。
教宗首先引用选自《依撒意亚先知书》的读经一解释说,上主「作出要求前,总是先作许诺」,祂许诺一个新的生命、「喜乐」的生命。
由致力于跨信仰交流的教宗委员会主席---枢机主教简-路易斯·陶然(Jean-LouisTauran),以及伊斯兰文化以及其周边关系组织的主席穆罕默德·巴葛·克拉姆撒德
保禄宗徒在罗马书中说:我决不以福音为耻,福音是天主的德能,为使一切有信仰的人获救。因为福音启示天主救恩的正义,正义起于信而归于信。正如圣经上所记载的:“义人因信而得生命。”
德肋撒姆姆说:我们的财富是贫穷。贫穷是天主给予我们的礼物,贫穷是发展爱心的最好途径。而许多穷困无助的人,更是实现天主之爱的合作者,我们如果能够为他们分担痛苦和忧愁,就是为主耶稣基督分担痛苦和忧愁。
然而,由于指责了黑落德王的罪恶,他被投入监狱。若翰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为一位伟大的先知准备道路,他也隐约知道耶稣就是那一位。然而,他已经在监狱了,怎么还不见耶稣的行动呢。
随後,她即刻前去探望表姐依撒伯尔,只字不提所发生的事。谦卑就是这样,与上主同行,我们幸福、喜悦,因为祂注视我们,我们因谦卑而喜悦地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