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福音记载:日落之后,人们把所有患病的人带到耶稣跟前,耶稣治好了他们。但是在黎明前,耶稣消失了,祂退到一个荒野的地方,在那里祈祷。
枢机接著指出,在教宗的通谕中对所有被迫逃亡的人作出适当的“道德回应”,这可用四个动词来表达:接纳、保护、提升和融入。
此外,全球疫情加剧了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凸显出那些最有需要的人缺乏水资源所引发的损失。因此,只需要想想各种污染水资源、海洋、河川的形式,以及不符合公益的生活模式。
此外,教宗再次强调身为司铎的人断不可论长道短。“你们切不可做爱说闲话的人,不要陷入流言蜚语”,而要合一,在咨议会、委员会和工作中都该如此。
在此第二波疫情持续不断地情况下,作为少数人团体的天主教会,不论是教区、修会团体和平信徒组织都在提供其医疗设施,不分信仰、种族和种姓地帮助所有有需要的人。
“耶稣也在十字架上祈祷,祂再次呼喊了‘阿爸’,祂是绝对的代祷者:为他人,为所有人,甚至为那些判祂罪的人祈祷。在十字架上,天父的恩赐得到了实现,祂献出了祂圣子毫无保留的爱作为我们救恩的赎价。”
枢机指出,从那次会面后,二人便“开启了一段宝贵的合作关系,建立了真诚分享意愿和意见的友谊,但最重要的是信仰的共融、爱天主、爱那些有需要和手无寸铁的人”。
教宗表示,这是一条与君士坦丁堡大公教会携手合作的道路,而且秉持「开放的愿景广纳各基督教会、各宗教团体,以及那些有所追求的人和自称没有信仰的人」。
这让我明白,充分履行圣职意味着为他人奉献自己的生命,为他人服务,成为一个对话和共融的人。因此,对我而言,身为神父和主教意味着与他人同行,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爱他们:倾听人们的声音。
大圣若瑟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塔格莱枢机对此表示:「静默是大圣若瑟的一大美德。福音没有记载他说的任何一句话,但他在静默中守护了天主圣言。」大圣若瑟保护天主圣言免遭那些想要杀害祂的人的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