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此,福音之所以是福音,就是在于向人宣报了一种不断和好,普世趋向和谐完满的喜讯。有关这一点,也是身为“真理的柱石和基础”的教会(参弟前3:15)所一贯宣讲和为之做证的。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无论是中国教会和教友们,还是普世教会和教友们,在教理、教义的宣讲中和信仰理论上都不存在问题和分歧,只是在经文文字表达上,我认为应该更如准确、明了。
第二篇:哥耳哥达——十字架的颠覆与普世救赎(圣周五)一、地名溯源:髑髅地的死亡象征1.词源与双重传说“哥耳哥达”(Golgotha)在阿拉美语中意为“头骨之地”,其名或源于山丘形似头骨,亦传为亚当遗骸埋葬处
他的演讲旨在传达菲国教会与中国教会都同属普世教会,因此希望天主教旅菲留学生能把菲国教会当成自己的家,菲国主教团很乐意为旅菲留学生解决各种在菲国所遇到的困难。
机遇最初出现在1870年,罗马天主教一位名叫德莱普莱斯的主教,在那一年即将调任中国的教职。这是一位充满宗教热忱的主教。他一直梦想在中国也建立一个修道院,却苦于没有经费。
直到19世纪以后,随着欧洲了解中国地理的条件和需求同其对外殖民扩张的能力和程度关系更密,对中国的内陆探索以及相应的地理测绘才蓬勃而兴。
令我作此决定的另一个考虑,就是将于2005年8月16-21日,在德国科隆举行的普世青年节。我极渴望青年人,能围绕着感恩圣祭这重要中心,让自己的信德和热忱获得滋养。
圣若瑟奉为普世教会主保一百五十周年纪念若瑟以父亲的心爱了耶稣——在四部福音中他被称为「若瑟的儿子」1。
为普世教会的发展不懈地努力。有一次传教的时候,跟一个教外人提到教宗,他说:我们看到过有关教宗的一些报道,知道他的一些行为、讲道,教宗做得很好。
他知道中国教会与普世教会隔绝的时间太长了,许多新东西,特别是梵二大的成果需要尽快让中国神长教友分享,而培养神职人员的神学院更肩负着这样的使命,所以当他好不容易淘来一本拉丁版本的新《天主教法典》,再也舍不得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