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感到你罪的重量正压碎着你,当你在诱惑前感到彷徨无助,当你感到你的努力是徒劳无功,当你感到看轻自己,停下片刻,记取谁爱了你。记取谁为了你倾流了祂的鲜血。
我是谁?我在寻求什么?这一点很重要,而教宗方济各在这方面可以帮助我们。
谁还愿意同情这样一个女子。按照朋友的说法,再怎样都不能做这个事情!你可以回国,可以捡破烂,可以……总之,她犯了错,而且不值得原谅!说白了,死有余辜!
主体是谁,客体是谁?是上帝认为最好的礼物,还是得到礼物的人的想法?上帝的看法和人的看法是不是一致的?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上帝最好的礼物?如果不是,那么谁能得到?
游戏之后,大屏幕播放了为大家准备好的个人资料的ppt,播放到谁,谁便上台向大家介绍自己。
耶稣是使万物更新的创新,谁若真正与耶稣相遇,就不能再像从前一样。谁若体验到这相遇,就应成为见证人并使别人也能与主相遇。与主相遇的人也会成为相遇文化的促进者,躲避那以自我为准则,使我们自我封闭的意识。
谁爱得多,谁就得赦的多。你们要做世界的光,地上的盐。这是主耶稣对自己信徒的谆谆教导,是我们信仰的核心,是我们基督徒应有的——博爱精神。
我应该爱谁如己?教宗首先提出这两个问题,以此展开他对慈善撒玛黎雅人比喻的省思。教宗说,这个比喻指出一种生活作风,其重心不是我们自己,而是他人,是我们在生命旅途上遇到向我们求助的落难人。
那麽,差异是谁创造的呢?圣神是创造差异的大师!合一又是谁缔造的?是圣神,祂也是缔造合一的大师。在差异中缔造合一的那位伟大的艺术家、那位杰出的大师就是圣神。我们必须清楚明白这一点。」
对我而言,对话并不在於谁胜谁负,而在於兄弟情谊。我们一起行走,寻找向前迈进的方式。圣母在梅久戈耶(Medjugorie)的显现并未得到教会承认,但已激起许多信友的宗教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