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的匮乏,但也是我们的伟大:我们呼求天主的安慰,祂必温柔地前来擦乾我们脸上的眼泪。」我们在痛苦中并不孤单,因为「耶稣也明白为丧失挚爱流泪的意义」。
耶稣注视著受伤的人类,接纳人的整体,包括他的健康状况,并「邀请每个人进入祂的生命来体验温柔」。耶稣怀有这些情操,是因为「祂亲自成了弱小者,体验了人的痛苦煎熬,并从天父那里得到安息」。
大圣若瑟是耶稣的养父,教宗在牧函中谈论了他的多项特质,并称他为广受爱戴的父亲、温柔的父亲、顺从天父旨意的父亲、款待的父亲、勇敢又有创造力的父亲、辛勤劳作的父亲,以及宛如影子的父亲。
当临终的时刻到来时,我们作为陪伴他们的人,最好把自己的感受先放在一边,尽力以爱和温柔陪伴他们,以及尽可能保持平静。3.学习玛利亚面对临终者,你不知道该说什么时,只需在场并倾听。
教宗说:“圣人固然严肃简朴,但更是善良,是个非常慈爱的人。他的慈爱来自与上主慈爱的接触。
一次又一次我像浪子一样背离天主,在外“挥霍”的日子,我走到了人生的最低谷,我抱怨命运的不公,我抱怨天主给我的天空为什么总是灰色,为什么他的慈爱总是向我隐藏。我有千万个为什么,却没有一个答案。
在发给威尼斯宗主教莫拉利亚(FrancescoMoraglia)的唁电中,教宗指出切枢机这位弟兄「喜乐地为福音效劳、温柔地爱护教会」。
耶稣好似对我们说:‘请看看我的仁慈,我的温柔,我的宽恕:请你拿去,尽情使用。’我们将它作了什么呢?我们把自己的信仰‘传染’给了谁?
教宗邀请与会的传教士效法耶稣的目光,那是「温柔、体谅又慈悲的目光,引领我们在我们急需的弟兄身上触摸到主耶稣的伤痕。在别人身上发现耶稣能净化心灵,使之摆脱自私自利和杂念俗愿」。
天主以极其亲切温柔的方式向人展现祂的慈悲,甚至选择经由家庭永远进入我们的历史。因此,我们交换的头一项礼物应该是耶稣本人,因为祂来到我们中间,好使我们能把祂传给别人,并在祂内默观天主与人最终的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