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会讯《侠客行》沈起元神父的文章,教宗格莱孟十四世于一七七三年在西欧诸多王朝压力下,发表《主救主》简谕,使得创立于一五三四年的耶稣会被解散,直到一八一四年教宗比约七世发布《对众教会的关注》诏书才得以恢复
256医院院内的文致和主教及其同伴的纪念碑主教座堂保存完好的祭台部分主教座堂壁画上的文字树立在凌宵塔前的文致和主教及同伴的纪念碑文致和主教及同伴殉难处(凌宵塔)文致和主教的侄孙媳在读1938年的纪念文章遣使会神父们咏唱圣歌
当我浏览信德网时,突然被一篇追忆王琳医生及其往事的文章所吸引。感到如果不写点东西有些愧对已故的王琳医生及其亲人对我福传工作的支持与厚爱。我未曾见过王琳医生。
文章以宗教作为整体来看,但英国圣公会最能反映问题症结。东英格利亚大学的埃利萨奥斯·帕皮拉基斯(ElissaiosPapyrakis)博士说,分析显示预期寿命才是影响人们看法的关键。
恰巧此时来了6月20日出版的“信德”第449期上面刊登了张公显老师的《真爱和牺牲,美满婚姻的基石》一文,送给他看,他看后舒展了笑容,高兴地说:“文章写得真好,我要带回去,让她也学习学习。”
香港教区周报《公教报》十二月二日一期的社论亦以斐洛尼枢机的文章为主题,指出枢机的信息表现出他「对中梵关系未有进展感到失望」,又表示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向中国发表信函五年后的今天,依然等待着中国政府的官方反应
的文章,我突然有点心惊:我一以贯之的这种对待信仰的态度是不是也属于消极的、不负责任的不作为呢?
文章说:我们走访过的这11个“坟场”(国家),约有2.5亿只“羔羊”。他们是那么淳朴、善良、聪明、勤劳、谦逊、博爱,以至助人为乐,彬彬有礼无处不在。
曾经读到这样一篇文章,一个债台高筑、妻离子散的人站在七层楼顶欲坠楼了结此生。下面有太多太多观看的人和紧急赶来施行救助的警察以及闻讯赶来的那人的妻子和孩子。
读了上面这篇文章,我禁不住要模仿年轻的电视节目女主持人的口吻说上一句:“真的好感动好感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