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功高不骄,知荣守辱若翰身在旷野,心在百姓。他千方百计设喻取譬,深入浅出地为百姓讲道,石破天惊地告诉人们:“天国近了,你们要悔改”(玛3:1-2),斧已置树根,不结果子的将被砍掉。
「恐惧、偏见和虚假的宗教情愫:这是严重不公义的三大祸根、三种『心灵的癞病』,使弱小者受苦,把他当成垃圾丢弃。」那名癞病人体验到的排斥,今天也一再发生。「我们不要认为那些只是过去的事。
为了践行基督爱人的精神,徐神父和张圣召修士以独特的方式为祖国和旱灾地区的人们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从“头”(剃头)开始,鼓励和号召堂区教友节约每一滴水,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他们在每天的弥撒中祈求天主特别降福各地受苦的人
罪恶,才是人受苦的主要原因。我们在第一篇读经(编下36:14-16,19-23)中听到了犹太人两千五百多年前的遭遇:由于司祭和众人的罪过,他们个人和民族遭受了惩罚,土地荒芜、圣殿被毁、被充军到巴比伦。
在一封寄给罗马犹太教经师长迪塞尼(RiccardodiSegni)贺电中,教宗期望藉上主大能手臂从压迫者手中获得自由的回忆,能启发我们对所有在新型奴役重压下受苦的人,怀有仁慈、修和与友爱之情。
最后,教宗也为遇难者灵魂的安息祈祷,并祈求天主安慰受伤者、坚强受苦者。
教宗方济各大声呼吁,希望国际社会做出更多努力,设法解救伊拉克人民脱离苦难;各国基督教团体也恳请大家特别为当地百姓的生命安全祈祷!
大众媒体将受苦、暴力与武装冲突,传送到每个人的家中。这些都是遍及各地、哀鸿遍野的悲剧。最叫人痛心的是,这些悲剧常发生在最贫穷的地区,因此,悲剧更是雪上加霜。
对受苦难民而言,圣诞节是得蒙救助,获享安慰的日子。对战争民众而言,圣诞节是重建和平、停止战争、摆脱噩梦的日子。对少年儿童而言,圣诞节是获得礼物,意外惊喜的日子。
即将被封圣的教宗在他的《人类的痛苦》手谕中写道:医护人员必须以全人的观点看待疾病,如此一来,就能懂得为受苦的病人施行全人的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