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全球疫情持续蔓延之际,近900位司铎和大修生参加了此期课程。该课程旨在为现今和未来的听告解司铎提供严格的培育,好使忏悔圣事始终能成为他们牧灵服务中的关键使命。
当时我思想压力很大,想自己已是近60的人了,干脆放弃治疗算了。当我向医院大夫提出回家的请求后,他们一口拒绝了。但在我的再三催促下,爱人还是叫了一辆车把我送回了家。
大家跪在用牛皮纸搭建的简易山洞前,面向马槽中的小耶稣祈祷敬拜,在马槽的一侧是几张旧桌子拼成的祭台,旁边是一个辅祭的中年人,正在帮助一个穿着印有劳改字样棉衣的老年神父穿祭衣,从大家窃窃的话语中,得知这就是被劳改近10
参与弥撒庆典的有本教区修女、本堂区教友、望教友近200人,弥撒在装饰一新的总堂大堂举行,大堂内,悬挂在两旁的“万民共贺敬仰基督洪恩普天同庆恭祝耶稣圣婴”和横幅“恭贺耶稣圣诞”让人们仍然沉浸在圣诞节的节日气氛中
当我们见到她——谭佑梅会长时,这位近50岁,看上去还很年轻的女人,总是乐呵呵的,口里不停地感谢天主。她经常带领教友们祈祷、念经,还经常组织歌咏队,到南宁、柳州、桂林等地去演唱。
朝圣团24人中有19位是老人,年龄最大的77岁,其余均在60岁左右,有的患心脏病、高血压等,也有人晕车,但在这几天往返近2000公里的路程上,尽管是长途奔波,但大家都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相反的是大家精神愉快
1992年,我们赵各庄开始建正式的大堂,那时我姑姑已经是近五十岁的人了,又得到工厂里上班,又得操持家务,但这一切都阻挡不住她建教堂的热情,可以说从建堂开始一直到教堂落成,没有一天看不到她的身影。
尽管如此,罗金枝一年四季不管刮风还是下雨,她几乎每天都要来回跑近10里路到教堂去参与弥撒和祈祷。久而久之,大家都说罗金枝奉教真热心。 记得有一次,我给朋友办事,路过她家就顺便进去看了看她。
教宗本笃十六世昨天8日上午接见了圣伯多禄大殿的参议会全体成员,这个机构有1千年的历史,近10个世纪以来负责这座具有基督信仰象征性的教堂内的礼仪、爱德、牧灵和管理方面的工作。
近60年的变迁好象都被时空忽略了,故事的结果与故事的开始被我们的好天主续编上了:儿时的邓医生受到修女的照顾,当修女的生命走到尽头时,天主又安排了邓医生送她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这件带有传奇色彩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