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读福音后,大家聆听禧年诏书《望德的朝圣者》部分章节。接下来,开始朝圣游行礼。大家由月台游行至教堂大门处,然后一起朝拜十字架礼。
避静期间,李会元主教不但每天与神父们同室分享、同桌共餐、同堂朝拜、同台共祭,与大家一起获享与主相遇和相互鼓励的平安喜乐,而且在每晚的“灵修交谈”中,李主教还深入每一小组,认真聆听大家的心声,开诚布公地分享及回应
天通苑圣家合唱团献上了《当你呼召我的时候》,表达对天主召叫的聆听;《主,你是我的生命》则是矢志回应的誓言。
他强调,修士们首先要在信仰上站稳脚跟,以清净的身心专注聆听天主启示的真理。同时应开拓眼界胸襟,学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社会文化语境中,将我们的信仰自信地表达出来。
当年,李贵林的父母经常把孩子们领到主教、神父们跟前,聆听教诲。
在禧年诏书的最后,教宗迫切邀请我们聆听天主的话,朝禧年方向迈进。由于我们在上主内寻找避难所,因此“我们有强有力的鼓励,紧抱住提供给我们的希望。
她会伴随那些虚心受教的人(参阅:箴十三10),即那些心地温良并有心聆听的人(参阅:列上三9)。这是圣神的恩赐,使我们能以天主的眼光看待事物,看到万事万物之间的关联、处境、事件,并发现它们真正的意义。
在诵读时所强调的是聆听,即对上主之言的聆听。对天主的聆听,是以色列人和基督徒都应该有的基本的生存态度:以色列,你要听!(申6:4)在本笃会规里也要求隐修士们要以他们的心灵之耳来听。
捡塑料瓶时,一些路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当时感觉挺丢人,但想到‘为了穷人就要成为穷人’,我就不在意他们的眼光了。一路上跑步,衣服湿透了,又饿又累,但还是感觉很欣慰。
教宗说道:圣方济各向我们展示,在大自然与公正地对待穷人、对社会的承诺以及内心的平安等,相互之间有一种不可分割的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