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她和我爸爸经常去教堂,还到一些老人家里咨询,也有一些人到我们家给他们讲一些我听不懂的东西。从那以后,我发现他们都变了,特别是我妈妈的变化特别大。
他说:“岁末岁首,正是祝福和祈祷的时候,过去的一年,我们有欢乐也有苦恼:天灾,引出手足情。奥运51金,中国的骄傲。上海开教400年,回忆先贤,感恩……让我们虔诚地为国家祈祷,为教会祈祷,为世界祈祷。”
其实我们天主教早就盛行饭前、饭后祈祷的良好习惯,笔者就是这种习惯的最大受益者。我出身天主教世家,儿时就被祖母约束全家集体作饭前、饭后祈祷。当时虽然不明其含义,却夯实了个人信仰根基。
在这个社会中,父母不再教子女祈祷,他们连划十字圣号都不会。说到这里,教宗将目光落在做子女的人身上,他向在场的信友说:我问你们:你们的子女,你们的孩子会划十字圣号吗?你们想一想。
在弥撒中、在晚会中、在服务中、在祈祷中,全体教友共同感受耶稣诞生带来的改变和喜悦。信仰无界12月24日晚上,教堂举行了以降生奥迹、爱的呼声和福音传播为主题的圣诞晚会。
通过讲解,教友们懂得了读经台和祭台以及主祭座位在弥撒中的重要地位,也知道了在礼仪中一些应该注意的地方,比如:信友祷词、语言、经本、投影仪、奉献礼品、天主经时举手以及领圣体时求降福等等。
正在彷徨和失望之中,我把神圣慈悲敬礼推荐给他,他们全家接受了,我又把神圣慈悲敬礼的画像贴在他家客厅的中央,并带动他们全家念慈悲串经,要他以后天天这样做奉献。
老人的床头有一张小方桌,上面放着苦像、经本、念珠、瞻礼单、圣水,她祈祷、念玫瑰经,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老人在生活中省吃俭用,电灯舍不得用,水笼头很少开,用煤气更节省,更不用说买其他的东西。
解放前,该村有教友20多户,有近两亩的土地归教会所有,数间房屋作为教堂,供教友祈祷和参与弥撒,由当时的本堂神父定期为教友送弥撒。解放后,由于政治原因,教会活动被迫停止。
神长教友对主教、神父在堂区建设及牧灵福传上的服务倍受感动,准备为其庆祝,却得到了主教、神父们的一致拒绝,他们表示,大家为他们多祈祷,一如既往给予支持,就是最好的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