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特别强调以下三点:1.四旬期邀请我们塑造自己的内心,使我们成为内心丰富的人。当今的摩登世界被众多光鲜闪亮的发明所充满,数字化时代将会进一步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
并围绕当日的读经,鼓励全体司铎说:通过今天的礼仪,使我们内心得到特别的祝福,更坚定自己的信念,籍着这份恩典,使我们能积极回应天主的召唤,勇敢面对在信仰旅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和困境,因为天主始终与我们同在。
陈开华神父给教友们讲授的是他自己翻译的书——《十字架的奥秘》。
不过,呼唤天主为‘父亲’能使我们与祂建立一种亲密关系,就如一个儿童面对他的父亲时,知道自己蒙受他的关爱和照顾。这就是基督信仰铭刻在人的宗教心理上的伟大革命。
一次聊天中,她向我们讲述了自己患难中蒙主救援的故事。汪玛利亚系郧县人,年轻时随丈夫来到宜昌修葛洲坝,后定居宜昌。丈夫早年病逝,留下8岁的女儿、6岁的儿子与她相依为命。
他中学毕业后想进修院,可是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时却遭到父母的反对。由于父母看到他在校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因此想让小林考大学,儿子有好的工作,自己将来也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君子有财,取之有道……世上每件事物都属于天主,但富有的人却好像认为财富属于他自己,财富轻易地取代了天主在人心中的地位。有钱能使鬼推磨是富人持财能主宰一切的心理写照。
教宗讲解了主日福音中撒种的比喻,勉励信众努力把自己的心开垦为一块良田,让落入心中的圣言种子结出丰硕的果实。耶稣在讲道时常常使用一种简单的语言,甚至为了便於大众理解而借用一些取自日常生活的比喻。
他们与耶稣初次相遇之後并没有安心地回到家里,而是去寻找自己的兄弟,告诉他们:我们找到了默西亚,我们找到了一位伟大的先知。(参閲:若一41,45)他们传报消息,成了那次相遇的使徒。
她们自己动手成立了养老院,没有向教会伸手要一分钱!而是分头出去历经艰难,奔走于社会各界、机关团体、大专院校到处募捐。天主圣神在她们身上彰显了大能,成就了她们的心愿,2002年养老院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