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报》主编杜松杰神父对南台堂区神父及教友们的热情服务表示真挚的感谢,也对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此次交流会的作者们表示衷心的祝福,鼓励作者们继续写出更多更好的见证文章,为教区文字福传添砖加瓦。
丁主教为他们介绍了天主教会是慈善的教会及爱德的教会,并劝导他们安心养病。交谈中丁主教得知杨某的两个儿子正在读书,便安慰他们如果孩子学费上遇到困难同样可以得到我们教区上智助学会的帮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策的落实,教友家庭的信仰生活有了新的发展,主日及瞻礼去临近的古城营教堂,儿女结婚成家找教友,新奉教一户,教友人数渐渐发展起来。东城角村隶属五府营堂口管理。
到会的有42位主教,5位监牧(其中2位为中国籍),苦修院院长,及13位传教会代表。此外,还有在华的各修会代表及中国神职多名。代表们分别住在徐家汇,洋泾浜,董家渡等天主堂及有关会院内。
超过五万名欧洲辅祭青少年参加这次朝圣活动,这些来自欧洲各国的儿童和青少年,年龄介于14至25岁之间,大部分来自德国,其次是奥地利、匈牙利及义大利。
据一会一团及进德赈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爱心捐款将通过有关机构尽快转到台湾灾区,捐助受灾同胞。这是内地神长教友第二次为台湾赈灾捐献。
拉丁礼救赎主堂区教友与当地人士及很多朝圣者一起参加了圣地守护人方济各会士主持的苦路游行。除了四周的吵闹声,来自不同地区的祈祷人群沿着痛苦之路慢慢地、一处一处的往上走,一直走到圣墓大殿。
八十六岁的单枢机勉励修女们,在百年庆之际修会也应该往前看,怎么让修会的精神、牧灵福传工作及修女人数,能不断增加和进步。中国大陆解放后,圣家会四位修女于一九五五年抵达高雄,翌年在台湾复会。
礼仪由北京教区李山主教主持,本教区91岁高龄的吴仕珍主教及江苏海门教区沈斌主教、山东聊城教区赵凤昌主教襄礼,86位神父和1000多名教友参与了祝圣典礼。
据许布纳的新书《莎草纸及新约时期的社交世界》,这封信提供了有趣的资料,可以了解到一些最早期的基督徒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