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今天的《路加福音》提醒我们这是一项要求严格的义务”。
当天福音提出的核心问题是:“我们该做什么呢?”群众、税吏和军人先后重复这个提问,他们被洗者若翰宣布上主临近了的宣讲所触动。这是一个与我们生命的意义有关的问题。
对此,我们反省一下。第一:爱天主首先让我们记得天主常比我们先行的事实,让我们预尝他的无限温柔(参阅若4:19)、他的亲近、他的慈悲,因为他常是亲近、温柔和慈悲的。
而我们天主教的教友为什么就不能办一个社区学习聚会点呢?我把这一想法向呼市天主堂的庞志刚神父做了汇报,得到了他的支持,他还赠送给我们10本新约全集。
这个动作就是我们意识到有任何的善好提供时,即使我们所有的相对于需要来说太少了,我们仍要说“是”。这必须强调,在弥撒中当司铎把饼酒奉献在祭台上时,人奉献的正是自己的生活。
有一天我在一家医院做大实验,我们想知道从生到死亡中人脑所发生的变化,为此我们选择一位患脑癌的妇人,在心灵及精神上她十分正常,并且大家都知道她充满爱及愉快,但健康却十分坏,我们知道她将要死,她自己也知道,
唯有懂得默观并感谢,我们才能让圣神赐予我们更新生命和使命的新鲜空气」。
摄影:崔瑞英耶稣基督之所以要降世为人,就是为了借着他自己的苦难圣死,将往古来今普世万代人灵从丧亡的危险中救出,使我们“欣然感谢那使我们有资格,在光明中分享圣徒福分的天父,因为是他由黑暗的权势下救出了我们
天朝中绝大部分的圣人我们都不认识他们的芳名,也不认识他们的面貌,然而藉着信德的眼光,我们看到他们在天主的穹苍中像星辰一样地闪烁着”。
这就很需要我们从信仰的角度以积极的态度、透过所发生的“不幸”,去深思天主在其中所留给我们的启示和意义。我们看创世纪第22章中这样记载我们的“信德之父”亚巴郎献爱子依撒格给天主做全燔祭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