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梅瑟发现了自己的身份并被人民的苦难所震撼,决意“独自伸张正义”,杀死一个埃及人。但随后他经历了失败和“一种内心的荒漠”。他仅凭自己的力量,并以暴制暴。
从古至今,在无数基督徒团体内,不分职务、身份而平等地相互服务,已经成为教会的美好传统及爱德标志。正是这样的爱德服务延及社会人群,形成了今日的志愿或义工服务精神。
天主邀请我们与教会众人,特别是教会首要的执行者,同样以天主子民的身份,一起推展基督徒的使命。整个教会就是一个福传的团体。透过“分辨”,我们受召去回应天主注视我们众人的目光。
透过天主救赎的事迹,包括《圣经》中戏剧性的记载,以及在我们各自生活中的经历,藉着天主子女的身份、作为耶稣的追随者,我们能加深与天主的关系,并对圣神行动敞开心扉,使我们在教会的共融及世界的服务中团结在一起
任何把自己视为礼仪中的主角的司铎都与他的司铎身份相抵触。
(路七:36-48)我们可由四部福音相互印证这则故事,也许是圣史们不愿清楚地暴露其身份,而许多圣经学家相信,这位「悔改的罪妇」就是后来与圣母玛利亚及圣若望,一同陪伴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下,渡过祂痛苦的最后一刻的圣妇玛利亚
有许多青春年少的麻风患者,无奈住进了麻风村,几乎与世隔绝,在他们病好后因为曾是“老麻风”的身份,依旧遭到社会的歧视,不被人们甚至自己的亲人所接受,所以只能一直在麻风村长期居住,无法回家与亲人团聚,也无法重新回到社会
其实最让我感动的还是教皇对音乐的反馈,他说这是他听到的最完美的莫扎特《安魂曲》,他的评价已经超越了宗教领袖的身份,我更愿意把他当做一个学者。
少数族群对多数族群的身份相貌不但不构成威胁,反而有利于彼此的对话和充实对方的文化。
玛利亚知道自己的身份和使命不是“他人”给予的,也不是任何人能夺去的。她是天主特别选择的、充满天主圣爱的、参与天主神圣使命的女人。作为女人,在许多环境中,常常处于被动、边缘、甚至被任意虐待的处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