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法典成了一种激励,后来也造就了宽恕别人的机会,因为宽恕别人并不是来自人本性的行为。不可能向一个人要求类似的事情。只有因着天主的恩宠和效法首先宽恕了我们的基督的榜样,才能请求宽恕。
法律的框架给一切划定界限,使人自由的先知性气息则敦促要跨越界限。教宗告诫道,在信仰生活中过度信赖法规会抑制记忆的价值和圣神的活力。
罗马的两位主保圣人:伯多禄,一个“加里肋亚的渔夫,蒙耶稣召唤成为捕人的渔夫”;保禄,一个“迫害教会的法利塞人,因恩宠而转化为外邦人的福传者”。
当天的福音讲述法利塞人好奇地询问耶稣:天主的国何时要来?耶稣答说:天主的国已经来临,就在你们中间!天国犹如一颗小小的种子,播种後随着时间自己成长,其实是天主使它成长。
当天福音记载,有几个法利塞人前来劝耶稣别去耶路撒冷,因为黑落德要杀祂。耶稣遂称黑落德为「这个狐狸」,并表示祂必须前行,因为先知不宜死在耶路撒冷之外。
同样的道理,天主绝对不会因我们的软弱与罪过而收回他的仁慈,主耶稣在法利塞人家里做客时,告诉了我们一条惊人的真理:“负债的越多、得到的赦免也多,也越易于感恩”。
【例】:法利塞人的“有外表无实际”(谷7等);门徒争大(谷10);富翁漠视拉匝禄(穷人)的需要(路16);以色列子民对天主的反复无常(民长纪);达味王强占人妻(撒下11)……三、“应”许 主给我们应许了什么
他尤其要人提防那些自以为安全的人的虚伪,这些人认为自己属于选民,便心安理得,若翰却警告说:在天主面前没有一个人可以自夸,但应该结与悔改相称的果实(玛3,8)”。
教宗从这段经文开始反省在罪恶中死亡的概念,并指出耶稣在当天福音中也对法利塞人说:「你们要死在你们的罪恶中。」 教宗解释说:「我们不可能独自走出罪恶。不可能!这些法学士并未清楚意识到这一点。
教宗解释道:「对圣方济各而言,人除了自己的罪过以外,别无所有;人在天主面前的价值就是他的所值,仅此而已。因此,你们与天主的关系应该如同婴孩那样谦卑又信赖,如同福音中的税吏那样察觉己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