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首先引述圣保禄宗徒书信中的话:无论是死亡,是生命,是天使,是掌权者,是现存的或将来的事物,是有权能者,是崇高或深远的势力,或其他任何受造之物,都不能使我们与天主的爱相隔绝(罗8:38-39)。
我顿时被那份关爱感动了,肯定人间是个有情天地,恢复了对这个地方的留恋心情,便马上感受到一股无名的力量,支持着我抗拒死亡。结果我没有死去,只受了重伤,还能支撑上几小时,终于获救。”
9月24日,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朝觐活动现场发生了踩踏悲剧,导致769人死亡,934人受伤。次日,伊朗民众在德黑兰举行游行示威,抗议沙特政府对朝觐活动组织不力而导致重大伤亡事故。
明爱白英奇专业学校一群设计系学生善用专长,为长者举行「生命礼赞」——生前葬礼」,藉此教育大众以正面的态度面对生死议题,不再忌讳死亡。
教宗在那个机会上强调:对热情奔放的男女和不图钱财的牧人而言,陪伴人的生命,从其受孕和整个生命阶段,直到自然死亡为止的责任,是一项分辨工作与爱的智慧。
教宗在讲话中,勉励众人负起责任,与死亡商贩做斗争。
葬礼是在财政警官学校前面广场举行,贝尔托内枢机在讲道时和在场的死难者亲友们谈了死亡的奥秘,他告诉他们,教宗在他们的身边陪伴他们。枢机说:“教宗从一开始便不停地为你们祈祷,今天,他更要和你们在一起。
大屠杀造成的死亡人数极其惨烈,尤其是坎达马县:120人死亡;将近5.6万名信徒被迫逃离家园;有8000所房屋和415个村庄被焚毁或袭击;300所教堂早拆毁;40名妇女被强奸(其中包括米娜(MeenaBarwa
教宗念及那些「百姓要是没钱就看不起病」的国家,然后再次强调,「生命是个权利,但死亡不是」。人们「应当接纳死亡,而非施行死亡」。这是一个攸关每一个人的伦理原则,而不只关乎基督徒或信徒。
那一年,在堂区与教友共庆逾越节教友们对耶稣的死亡及他对人类的爱,是用眼泪与痛哭声来表达。他们的信仰表达深触我心。他们给了我深入反省的机会,认识自己对耶稣爱的态度,及对爱的回应。受难始末记载:看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