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着一次次分享,使教友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更要相称的成为合格的基督徒,使信仰充实到生活的每时每刻,夫妻更加关爱、家庭更加和睦。
显然,人们对于幸福的生活,更注重的是外在的攀比和光鲜,而对于家庭的和睦、朋友间的真诚,乐于助人的美德,内心的平安等却不认为是值得炫耀的事。
(玛6:14-15)人与人要和睦,生活中要忍耐,学会宽恕。如此,不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还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和信任。宽恕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胸怀。伯多禄问耶稣说:主啊!
让我们为了人民的康乐、祖国的繁荣、家庭的和睦献上我们的虔诚的祈祷!
在那次机会上,教宗说:「我们能以好『邻居』的身份一起成长、和睦共处,从而能在我们的信徒之间推展新的慈善项目,得以在友爱的道路上激发并增加具体举措。」
教宗指出,「黎巴嫩拥有独特的身份,这是不同文化相遇的果实,她长年来是个和睦共处的典范」。然而,「这共处如今非常脆弱」。
当有人想窃取我们的土地、家园和工作,以及我们的安全与和平时,如何实现和睦共处呢?”贝诺卡神父接着指出,和睦相处和人类兄弟情谊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人类兄弟情谊,我们将永远有一个分裂的国家。
阿兹哈尔大学校长和促进人类兄弟情谊高层委员会成员穆罕默德·侯赛因(Mohamedal-Mahrasawi)教授表示,在多年的战争和摧毁后,教宗此行不断为伊拉克和地区所有人民呼吁宽容及和睦,给伊拉克的创伤带来了医治的机遇
巴顿神父首先谈到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人和睦共处的未来,指出“总是能怀抱希望”,而且这一次又增加了一个因素,即以色列总理贝内特和联合政府的成员从一开始就明确表示“愿意使用与不久前有所不同的言词”,因此愿意放低声调
深刻领会魏神父分享的什么是中国化、中国化的意义和应该怎样中国化,认真思考和交流心得体会,凝聚思想共识,不断提高我省天主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广度和深度,为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和谐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