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萨里奥主教继续表示,“靠武器、战争、恐怖主义行径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有对话和讨论才能解决问题。许多人可能会赞同我的观点,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缺乏宽容。究竟在发生什么?
我们应该优先关心受苦者的呐喊,尤其是那些因战争、流离失所、贫困和生态系统恶化而遭受痛苦的人。需要迫切停止对赤贫者的剥削!急需结束一些国家中的战争和冲突的暴行,它们迫使许多人走向流亡之路”。
他在信函中表示,这一天是更新对友谊的承诺和努力的契机,也是在受战争和疫情痛苦的这些日子里为“人类家庭”祈求“慰藉”的时机。这友谊日有助于强调两个教会之间“在基督内的永恒友谊”。
米廖蕾总主教说,我们期望的是,他们的工作是“把更多的价值带给为所有协助国家和社会战胜从战争到和平,到可行的发展这个艰困的转折时期的人”,克胜“武装冲突造成的破坏。”
记者提到特朗普竞选的一个口号:“我不会发动战争,而是会结束战争。”帕罗林枢机对此再三重申:“我们希望如此。”
贺函中引用了保禄六世教宗1965年在联合国讲话时发出的呐喊:“永远不可再有战争,永远不可再有战争!是和平,必须是由和平来带领全人类各民族的命运。”
在那段时期,该国人民因战争、自相残杀、缺乏自由及侵犯人权受尽痛苦。教宗说:有多少痛苦和多少死亡啊!虽然如此,巴拉圭人民为克服逆境,不断努力建设一个繁荣太平国家的顽强精神令人钦佩。
这是战争,叫做暴力,叫做杀害。多元文化和宗教身份生活在同一个国家,必定会产生冲突,但唯有通过尊重他人身份的途径才能解决冲突。教宗继续说,宗教少数群体,基督徒,不仅得不到尊重,而且还常常被杀害,被迫害。
只有这样,各国人民才能免於战争的痛苦。教宗特别对阿塞拜疆遭受战争蹂躏的人表达关怀。他们中有些人离开了自己的土地,另有一些人仍因战争而受苦。
在当时,对他人负责甚至会引发冒犯,因为对交战双方都想打赢战争的思想而言,这如同是一个失败主义的行为。然而,这些孩子得到天主的召唤和恩典,感到必须对他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