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注视著受伤的人类,接纳人的整体,包括他的健康状况,并「邀请每个人进入祂的生命来体验温柔」。耶稣怀有这些情操,是因为「祂亲自成了弱小者,体验了人的痛苦煎熬,并从天父那里得到安息」。
对主所实现的这个远超出人类期待的喜讯,圣若望曾这样说:“论到那从起初就有的生命圣言,就是我们听见过,我们亲眼看见过,瞻仰过,以及我们亲手摸过的生命圣言——这生命已经显示出来,我们看见了,也为他作证,且把这原与父同在
归化基督,是基督门徒生命的开始,因此是一个重生(参:格后五17;伯前一3),使兄弟之情作为家庭生活的重要维系,也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这场牧灵大会从8月4日至9日在巴拿马召开,由拉丁美洲主教团委员会(Celam)举办,主题是「家庭和社会发展维护圆满的生命和传教的共融」。教宗在信函中开门见山问道:「家庭是什么呢?」
修女解释说:「有些思维让人找不到生命的源头,只会把人带向死亡。我要告诉大家还有另一种生活方式。正如教宗所提醒的,当人寻找他生命的意义,就能找到喜乐;而生命的意义就在于『相遇』。
罗萨莱斯枢机盛赞圣人非凡的生命,说:这里是圣人的故乡,他在这教堂成长,为主当辅祭,协助当时牧养华人的道明会神父。
昔日,那些挺身昂首唱着荣耀诗歌的殉道者,与今日那些舍己爱人拥有丰盛生命的基督徒,岂不是同样地证明他们所信的,是一位活生生站在他们身旁的帮助者──复活的救主吗?
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生命的转变,是更了获得更丰富的生命,这一切,主耶稣以他的圣死作为赎价,为我们赎回了属于我们的恩典,因为他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他是照世的真光。孔子曾经发出感叹:朝闻道,夕死可矣!
梵蒂冈城国医保部门与生命和出生率观察站相互合作,应对当前迫切需要,提出将出生率视为集体资源的崭新观点,以此应对意大利人口出生率危机。
圣教会为了帮助我们善度四旬期,为我们提供了简单而有效的更新生命、跟随主耶稣开始新生活的具体方法:悔改、祈祷和爱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