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都走出一步,至少求得和平:和平虽然脆弱,却由和解而来。教宗谈到人的许多情况,正是我们还在路上时,就彼此和解。这样一来,我们彼此间的仇恨及争斗就会停止。
超过1.5万名信徒冒雨参加了礼仪,320位司铎和60位主教与教宗共祭,其中有13位随军司铎。礼仪中辅祭的是弗留利军事教长辖区的修生。
并宣布,三月四星期五至六日星期六在全国各地举行为期三天的全国性哀悼、守夜祈祷、和平示威,沉痛悼念巴蒂部长。
在此期间,他积极致力于教区的发展建设,特别是司铎和平信徒的培养教育。1975年被捕入狱,1988年获释。其间,从未出庭受审。1991年,被迫离开了祖国。
教宗因而把遭受战争和冲突的人民的命运,特别是生活在中东的人,托付於和平之后圣母。实际上,许多无辜者遭受了严峻的考验,无论是基督徒,穆斯林,还是像亚兹迪这样的少数群体,都陷入了暴力和歧视的悲剧。
朝圣者的减少也影响到当地小小的基督徒团体,他们需要感受到全世界基督徒的关怀与支持。他们同时受到经济损失,因为朝圣者的临在使他们能以自己的工作过上具有尊严的生活。
这七场会议探讨的主题有所不同,分别涉及:众议精神、教育、和平、经济、健康、照料和倡议。这系列的会议旨在启动对话,并且在世界各地秉持《众位弟兄》精神的修女之间,借由她们的使命开辟一条希望之路。
此后,国家便陷入政治意识形态左右两派系的内战中,属于《莫桑比克解放阵线》执政的政府军和在野的《莫桑比克全国反抗》彼此斗争对抗,直到一九九二年国际团体介入,调停双方达致和平协议为止。
透过倾诉、分享、祈祷,进入聆听、共融与交托,达至内在的更新与释放。
(梵蒂冈电台讯)在教宗方济各启程前往拉丁美洲3个国家访问之前,圣座国务院与各国关系部门秘书长加拉格尔总主教接受意大利《前途报》采访,其中谈到教宗访问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和巴拉圭3个国家的社会意义、当地教会与政府的关系以及古巴与美国关系缓和对南美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