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延续《圣保禄致得撒洛尼前书》的思想,指出希望若要得到滋养,就不可缺少一个身体,天然的家园,即教会。
随后,大家来到堂区所在的昙华林景区,在当年嘉诺撒仁爱修女小堂外,歌唱赞美,欢跃舞蹈。
25日是圣枝主日,门徒班全体学员与大训堡堂区教友们以隆重的圣枝游行及弥撒盛典纪念耶稣基督荣进耶路撒冷,为完成逾越奥迹,教友们兴高彩烈、手持柏树枝,高唱贺撒纳,场面前所未有、感人至深。
这名总主教说:「本地教会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要多谢传教会的努力,他们在越南福传的土地上撒下了好种子。」他还补充,社会有迫切需要培育受过有良好教育的神职人员来发展当地教会。
神父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这片土地上盖起一座新的天主教堂,让教友们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堂,把福音撒遍这片蒙古风情土地的每一个角落。
(撒上3:10)辛蒙召晋铎之日与全家人合影留念一步步走来,在品味使命之中,又催生出一种称之为责任的精神,且日趋明显。耳边时常回荡起当时院长的嘱咐:要为十年之后的羊群服务!
教宗说,有人会认为耶稣在挑选人员上不够明智,因为除了玛窦外,祂还召选了其他许多人,从最受人鄙视的地方选拔了他们,立他们为宗徒,例如撒玛黎雅妇人和许多其他的罪人。教宗由此谈到今日基督徒的蒙召。
教宗引用慈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指出,这种动了怜悯的心是福音的关键动词之一。教宗最后补充道,耶稣也叫我们为那些在表面上不寻求天主的人祈祷。教宗说:耶稣不是为健康的人,而是为病人和罪人而来的。
印度首位圣人是于一八六二年获封圣的方济各会葡萄牙藉修士公撒禄.加西亚(GonsaloGarcia,1556-97)。在近代史中,印度首位圣人是圣阿尔丰索。他是喀拉拉邦人,于二零零八年获封圣。
印度天主教青年运动主席撒伊思·若瑟(SajishJose)对天亚社说:“太令人伤心了!这是恐怖分子的卑劣行径,我们对此强烈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