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愿意借此告诉我们叙述创造万物也是一个预言,而不是在告诉我们宇宙和人产生的外在过程消息。教父们对此非常了解。他们不认为叙述宇宙万物的创造旨在讲述万物起源的经过,而在溯本追源,探寻我们存在的真正始末。
维京人到来建立第一批城镇之前,爱尔兰没有城市枢纽,但它确实有过四百多座修道院,数不清的隐修室、洞穴、岛屿与隐居地,满足着越来越多公教苦修者的需求。
在我们陕西,民众特别受道教的影响,人去世后都要过七七斋斋直到百日,同样我们教会也会在这些日子,为教友去坟地追思。在出殡这天,神父们与教友们一起送亡者去墓地。
众所周知,静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可以改变人处理事情的出发点,让人更有效地去克服困难。静不是逃避问题,而是藉着身心的调正和放松来更积极地去面对问题。
今天,我认为宣信基督像似天主不是最重要,而宣称天主相似基督却是当务之急。因为天主以之管理世界的爱就是像基督一样的爱。”这句话给我很大启发。
教宗强调,隐修生活不是避难所,而是战场。每位修女都是教会的图像;主教与会士们必须合作,教区生活才能和谐。教宗指出,献身生活的圣召是一份恩典,不是入伍从军,是天主赐予教会的恩典。
请多回家看看,也请在家的人,多打电话问候下远方的游子们,他们不是不想家,不是不愿在家,不是不想回家,更多的是,他们想让自己以个好的面貌回家,想用自己的努力,回报家里的爸妈和亲人。
接着,枢机主教解释《信经》中的“祂还要光荣地降来,审判生者死者”,这最后的审判是“真理的喜悦之光,不是暴君的裁判;是宽慰不是恐惧。对于信者来说,是神圣之爱的胜利以及与新郎的相遇。”
菲律宾因火山爆发而逃难的灾民(梵蒂冈新闻网)“自然灾害不是天谴,而是上主召唤我们彼此加强团结,并与大自然,我们共同的家园,改善关系的一项邀请。”菲律宾主教团在近日发表牧函中如此强调。
但如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倡导和谐社会,需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自己内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