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世界上脆弱人民的家园正受到摧毁,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气候移民和环境难民大量涌现。我们正在迫使子孙後代将在一个沦为废墟的共同家园中生活。
教宗首先提到,在《愿祢受赞颂》通谕发表之后的这4年当中,人们提高了对照料共同家园的意识,例如对可再生和可持续能源的投资不断增加,对生态议题的敏感度也越来越高。
官方数据显示有660人死亡,数百万人被迫离开家园,试图挽救一切可能。就像居住在奇朗宗县(阿萨姆邦)区Dwimugori村的65岁的巴希马夫人一样:「我有一块土地,我种植了大米。现在一切都被淹没了」。
天主的圣爱是永乐的家园,我们体验在基督的圣爱里。格林多后书上说:“天主爱乐捐的人。”我们基督徒就是以天主的圣言为动力,向这些残婴院的孩子们捐献了我们的热心、爱心和诚心。27日,我们摆设了辞别宴。
科学与信仰应为共同家园的福祉进行对话谈到得奖作品《论自然》,教宗指出,“它让我们想到万物的美妙”,展现出今天务必要秉持“环境脆弱性”的意识“对自然界加以反省”。
本梵蒂冈电台特派员麦卡蒂为我们报导大会闭幕前夕的现场实况,她说;答:阳光终于展露光芒,这一周随着大会的进度,气氛越来越活络。也可能是因为周末的缘故,从上午开始会场外就聚集大批朝圣者。
一会儿细雨蒙蒙,一会儿太阳冲出乌云,阳光暖和照人,一会儿阴云再起。这就是11月2日,即炼灵月第一天的万州天气。它让教友们更加思念已亡者。
从此,我的生活阳光起来,遇到困难好象总有声音在头上说:“不用烦恼,我会安排好的”从此,我走入教会成了一名基督徒。
弥撒讲道时王雷振神父还叮嘱老人们天气炎热,你们要避免阳光最强的时候出门,多喝水,不要贪凉整天在空调房,好好休息,常吃的药随身带着。
藉着在修复工程中使用的激光技术,一些迄今为止不被人知的壁画作品也重见阳光。圣多米蒂拉地下坟场是深受基督徒敬仰的地方,初期教会不仅在那里埋葬信徒,也举行弥撒和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