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祢受赞颂》,203号)这不是自由,而是奴役。即使有些人害怕逆流而行,仍有许多人每天简朴度日、团结互助、心胸宽阔、接纳他人。
社会经济「为人服务,诚如教宗在《愿祢受赞颂》通谕和《福音的喜乐》劝谕中所言。包容性的经济是为所有人服务,不让任何人落队」。
教宗这次在日本访问的主题则是保护生命和受造界,格言选自《愿祢受赞颂》通谕结尾祷词的一句话:保护所有生命(protectalllife)。在徽标中,十字架代替了T这个英文字母。
诚如教宗方济各在《愿祢受赞颂》通谕中所言:「自然环境属大众的福祉,是整个人类共同继承的产业,也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所在。当我们拥有某些东西,我们只是为大众的福祉去管理它。
这位圣座代表引用教宗方济各的《愿祢受赞颂》通谕,赞许「过去两个世纪翻天覆地的改变」惠及世人(102号)。然而,「科技的力量往往与金融和经济的至高地位息息相关。
该项目受到教宗方济各《愿祢受赞颂》(LaudatoSi)通谕所启发,希望尝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教育体系中的某些“僵化”的层面。
如同《愿祢受赞颂》通谕中提到要实现整体生态学的目标,必须充分考虑到“我们共同家园的复杂性和相互关联性”。
这两个机构的主席在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回顾了教宗方济各《愿祢受赞颂》通谕的思想。教宗关心人类大家庭共同寻求可持续的发展,呼吁世人对如何建设地球的未来重新展开对话与交流。
他最后补充道,圣方济各的灵性好似在教宗身上显示出来,例如,教宗在《愿祢受赞颂》通谕中也多次提到这位圣人。
教宗认为,《愿祢受赞颂》和《众位弟兄》两道通谕中的主要思想在于重新规划“合乎人需求的经济,不仅为转得利润,也紧紧抓住公益,成为伦理道德的朋友并尊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