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的奉献也是李神父的一大长处,他时刻牢记自己是个贫苦出身的孩子,他管理的小李堂口是一处民宅改造的堂,已不够日益发展的教友们使用。
《德行“三性”》一文,告诉我们:“实际的德行并不在于无休止的口祷、常去各处朝圣或只说些高妙的理论,而在于脚踏实地地去敬主、爱人、克己、淑己、牺牲自我、无私付出、绝对承行天主的旨意和践行福音圣训。”
作为公益慈善事业的原动力,宗教信仰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及慈悲爱心,这也是为什么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大力支持宗教投身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原因。
本堂潘银保致辞说:感谢天主,欢迎兄弟姐妹来参加今天的开堂庆典,在天主的护佑下,在教区主教与各位神父弟兄的支持下,本地教友无私的奉献下新堂落成。
;有的是天生弱智残疾,他们身处人群边缘,只能过着苟延残喘的生活;甚至有的本是富有者,本来根本体验不到穷人的滋味,但突然有一天他们的企业倒闭,或者他们的股票突然暴跌,一夜之间成了穷人,孤立无援到需要别人无私的援助
我十五岁那年,祖母瘫痪,家务没有了人料理,但养父母信守诺言还是让我继续上学,由大妹妹辍学在家照顾祖母,可见养父母的心胸是何等宽广无私。后来大妹妹上了夜校,才得以扫盲。
爱人的行动是一种超性的行为,是一种高尚的无私忘我奉献精神,是耶稣教导我们爱人如己的具体体现。教会提倡信仰生活化,生活信仰化,就是要求我们在生活当中做出爱人的实际行动。
,在基督的奥身内已经包含着我们;圣母对我们抚育照顾就如同小耶稣一样,在一切环境中都陪伴着我们成长;帮助我们面对生活、超越困难与挫折;教导我们忠于美善、喜乐、希望以及奉献物质和精神生命与他人;她用伟大而无私的爱来治愈她的子女
马旋是一位新领洗的青年教友,她说,主引领我来到天主教,让我看到教友们的友善、无私、喜乐,以及教会大家庭的团结,我感到自己能成为其中的一员,非常幸运。
即使他们没有受洗,年轻人也会尊重教会,因为他们从传教士那里得到了无私的支持。「传教士吸引人的不是其专业知识:而是他的信仰,即使一个人没有用语言听到也能看到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