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全德的关键。谁爱得多,谁就得赦的多。你们要做世界的光,地上的盐。这是主耶稣对自己信徒的谆谆教导,是我们信仰的核心,是我们基督徒应有的——博爱精神。
促进生命者的德行才是关键的保障,能确保善真正受到尊重」。「今日并不缺乏那些支持弱小者生命的科学知识和科技工具,很多时候所缺乏的是人性。善行不是正确地应用伦理学问,而是为弱小者的真正益处着想。
问:您提到你们一同研究的几个关键点……答:仍旧是有关教义和纪律上的问题,包括:教会训导、传统、梵二大公会议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已经公开,我们无须重复。
就像日月照临那样慷慨无私、不求回报、白白馈赠,而且无孔不入、无微不至,天主的无限大爱也是同样的广阔高深、没有疆界,关键就在于我们是否能够打开心门、打开家门、打开国门欢迎接纳,是否能够清除自己心中那些与天主慈爱
教宗表示,如何对待亏欠我们的人正是问题的关键。他进而谈到比喻中的恶仆说:在这个比喻中,我们看到了人际关系的全部悲剧。当我们欠别人的债时,我们祈求慈悲;相反地,当我们成了债主时,便诉诸司法!
解决问题的关键要是了解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再去发现突破口。
关键的问题在於:我生命的中心是耶稣基督吗?我与耶稣基督的关系如何?教宗表示,为了确保耶稣处於我们生命的中心,我们必须完成三项任务。第一项任务认识耶稣并且承认祂。
所以福音中耶稣多次强调,信德是得到他垂允的关键。因此,他期待人有信心,学会以祈祷来体现对他的信靠依恃之心。
进堂参与弥撒、祈祷、做个好基督徒是好的,但关键在於是否进入了耶稣基督的奥迹。当天的第一篇读经选自《罗马书》,叙述圣保禄使用对比的方法向我们解释某些道理,例如罪恶、悖逆、恩宠和宽恕等。
教宗继续说,理解病人的关键在於态度温柔,这是一种治疗疾病的珍贵药物。温柔从内心到双手,透过一个充满尊重和爱的‘触摸’伤口的举动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