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笑:“不是我怎么说服他们的,是天主圣神使他们受到了感动。”他以为我在开玩笑。
但愿我说“我们”时,我已和其他人分享了我的信仰。但愿我说“天父”时,我已凭信心,一天比一天活出我和天父之间的关系,毫不畏惧别人的闲言闲语。但愿我说“在天上”时,我的心已超脱世俗,洞察人情。
我出生在世代教友家庭,曾在上海教会学校读书。上世纪五十年代,父亲因信仰问题入狱,我也辍学了,后来嫁到了外教家庭中。丈夫尊重我的信仰,并有信教的意向。
“信德”2016年第37期刊登了我的《慈祥的眼睛》一文,通过这篇文章,赤壁教堂的叶修女把我接纳进了爱心小组,做了一名爱心传递员。在近一个多月的爱心传递中,我有很多的体会。
他没有让我一味地改变自己像别人一样,而是引导我在生活中活出天主儿女的单纯、喜乐和慈悲的生命。我体会到,灵修不是活得像其他人,而是活出天主给自己的生命。我非常高兴分享和主耶稣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虽然过年新衣服都是给我穿的,但大人从未给过我们小孩压岁钱,直到后来老人也从未给过我女儿红包,所以我也没有给我女儿红包的习惯。
在罗马、在梵蒂冈的短短几天里,我有一种在家的感觉,因为我有机会见到教宗和来自世界各国的主教及兄弟姐妹们,我感觉到自己就像在一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家庭里。问:您对这次世界主教会议有什么期望?
上主是我的牧者——那是关爱!我实在一无所缺——那是供应!他使我卧在青绿的草场上——那是休息!他领我走进幽静的水旁——那是精力的恢复!他使我的心灵得到舒畅——那是治愈!他为了自己名号的缘由——那是目的!
在我修道的历程当中一直有一位默默的奉献者。他没有像其他亲人一样,有那么多的鼓励和支持的话,也没有像朋友们那样的欢送;没有像母亲那么多的唠叨,他有的只是默默地奉献和不舍的情感。这个人就是修士的父亲。
教宗方济各6月21日中午在卡萨诺阿洛约尼奥教区与该教区明爱会照顾的穷人和戒酒戒毒中心的青年共进午餐。在用餐之前,一位名叫若瑟的戒毒青年接受梵蒂冈电台特派员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