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望坐监的人是一项慈悲善工,在今天面对各种刑法的情况下尤其具有特殊价值。因此,任何人都不可指责他人。相反地,我们人人都应以分享和尊重的态度做慈悲的工具。
教宗解释说:面对丧失儿子的悲剧,一位母亲不愿接受安慰的言语或举止,因为这样的言行总是不恰当,绝不能减轻一个不能也不愿癒合的伤痛。这是一种与爱成正比的伤痛。
教宗回答说:当人们在面对危机时,就会缺乏理性的分析和判断,也会期望一位‘救世主’式的人物来带给他们认同感和安全感,靠高墙和铁丝网来保护他们。欧洲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希特勒。
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圣人不是忍出来的,而是他们更理智,更睿智,更冷静,更能淡然面对一切境遇。妈妈,所有经历都不是在忍受痛苦,吞咽痛苦,而是享受快乐。
在这种情况下,唯有一种真正开放的思想才能面对危机,认清世界的走向。
面对永远这俩字,大家是选择福乐满满的天堂,还是暗无天日的地狱深渊呢?我想答案很清楚,大家一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那么要到你想去的地方,有什么捷径?
正如《救主的使命》通谕说的:当教会在万国中执行传教活动,教会面对不同的文化,而置身于本土化的进程,这种投入参与的必要,刻划出教会在历史中的旅程。
如果遇见那些当下正生活在苦难的煎熬中,逆境的试炼中,病苦的折磨中,但他们依然能够安静不乱、持守本分、喜乐地面对每一天,这样的看似平凡的见证才更令人肃然起敬,那是因为其背后伟大的天主使他们在这平凡的苦难中活出伟大
面对生命的重大‘为什麽’,我们有两条路可走:忧郁地注视昔日和今日的坟墓,或者让耶稣走近我们的坟墓。
我肯定,如果我们今天在面对一些不好的事情时这样做,便会发现天主的爱的美好、慈悲的美好,以及希望的美好。我敢肯定,我们大家都将充满喜乐。